七一社区        注册

中共提出成立联合政府主张【2】

简奕

2015年04月29日11:1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45年7月1日,毛泽东与6参政员在延安就餐时的留影(资料图)

谈判无果 对大后方的民主运动却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国共两党围绕建立联合政府问题的谈判,美国政府从其战后的战略利益出发,表示特别关心,并开始与国共双方接触,帮助调解国共关系。美国政府希望由蒋介石来统一中国的军事力量,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能有效地适应美国需要的政府。

1944年9月6日,罗斯福派美国前陆军部部长赫尔利少将以美国总统私人代表的身份,来到中国。林伯渠、董必武同赫尔利在重庆举行了3次会谈。11月7日,赫尔利又飞往延安,同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等举行了3天会谈。他同意中共提出的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的方针,并同中共签定了关于建立联合政府、联合军事统帅部及承认中共之合法地位的5项协议。

11月10日下午,赫尔利乘飞机返回重庆,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也同机抵渝,准备同国民党谈判。可是,赫尔利回到重庆后,当蒋介石坚决反对他和中共达成的改组国民政府、成立联合政府的5项协议时,赫尔利也立即改变了态度。国民党针对5项协议提出3项“反建议”,要求中共将军队交给国民政府“整编”、“管辖”,然后再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对中共的联合政府主张则明确地加以拒绝。赫尔利认为国民党的建议有积极因素,“劝说”中共接受。周恩来当即严正拒绝了国民党的“反建议”,与董必武于12月7日返回了延安。

1945年1月24日,周恩来再次为成立联合政府到重庆谈判。次日,国民党方面提出一个“新建议”,其主要内容是:在行政院下,设立各党派参加的战时内阁性质的机构;成立国、共、美各一人参加的整编委员会,负责整编中共军队,并由蒋介石委派一美国军官作总司令。周恩来同样予以拒绝。26日,周恩来与宋子文、王世杰、赫尔利再次会谈。周恩来提出召开各党派会议改组政府,为国民党方面所拒绝。

为了推进国共谈判,2月2日,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提出关于召集党派会议的协定草案。内容包括会议的代表组成、负责人、权限、作用等,未被国民党接受。周恩来与王世杰遂又共同草拟了一份建议案,提出由国民政府召集一次由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毛泽东在接到周恩来的报告后,于2月3日提出共产党参加政府的先决条件:“请明白告诉国民党及小党派:除非明令废除一党专政,明令承认一切抗日党派合法,明令取消特务机关及特务活动,准许人民有真正自由,释放政治犯,撤销封锁,承认解放区,并组织真正的民主联合政府,我们是碍难参加政府的。”并表示,国民党如不同意,中共“就不参加政府,周恩来立即返回延安”。2月5日,毛泽东在来电中再次强调:“如无真正的民主,我们是万难加入政府的。”

2月10日,周恩来同赫尔利、宋子文、张治中、王世杰继续谈判。周恩来指出,在召开党派会议前,国民政府必须实现中共提出的取缔特务、给人民以真正的自由、释放政治犯、撤销对边区的包围这4条主张。可是,赫尔利却提出先和周恩来发表一个由他和宋子文起草的对国民党有利的共同声明,被周恩来拒绝后,又提出要周恩来起草共同声明。周恩来回答,如要发表声明,必须说明中共方面的要求以及国共双方主张的不同之处。赫尔利当然不同意。这一天,周恩来向毛泽东报告了此事,毛泽东认为,拒绝赫尔利是完全正确的,否则将长独裁者的志气,灭民主的威风。

2月13日,周恩来在赫尔利陪同下会见蒋介石。蒋介石说,他不会接受联合政府的主张,共产党要联合政府就是要推翻政府,开党派会议就是分赃会议。赫尔利也表示不同意,或不支持任何在他看来会削弱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地位的原则和做法。

由于国民党拒绝接受中共所提出的召开党派会议的先决条件,谈判无法再继续下去。2月15日,周恩来就国共谈判发表声明,说明这次谈判同过去一样没有结果,完全是因为国民党当局坚持一党独裁,反对建立联合政府和实行人民民主,并企图吞并八路军、新四军的结果。16日,周恩来回到延安。

2月17日,毛泽东为新华通讯社起草《国共谈判无结果,周恩来返延安》的新闻稿,指出:“由于国民党当局依然坚持一党专政,反对联合政府,反对人民与民主,并企图吞并八路军、新四军,以致仍如过去一样,未能成立任何协议。”5月,国共会谈宣告停止。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最后一次谈判,无果而终。

国共谈判虽然没有结果,但对大后方的民主运动却有着重要意义。毛泽东指出,每次谈判都对中共有益,因为每次就更加孤立了国民党顽固派。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