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毛泽东诗词与他的哲学

曹应旺

2015年05月05日13:1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湘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毛泽东是一位哲学家,一位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等经典性哲学著作、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哲学家。

毛泽东又是一位诗人,一位写出了《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等许多脍炙人口诗词的大诗人。

毛泽东诗词与毛泽东哲学并不是毫不相干的两个领域,而是有着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联系。那么,毛泽东哲学是怎样影响和促进着毛泽东诗词?毛泽东诗词又是怎样影响和促进着毛泽东哲学?

1963年11月,毛泽东会见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全 体出席人员

诗词与哲学的共通

诗词与哲学的关系,郭沫若曾有一段名言:“诗人与哲学家的共通点是在同以宇宙全体为对象,以透视万事万物的核心为天职,只是诗人的利器是纯粹的直观,哲学家的利器更多一些精密的推理。”虽然诗人和哲学家的写作方法不同,但他们还是有共通点。

中国被称为诗的王国。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诗经》中,诗与哲学是密不可分的。楼宇烈先生认为“《诗经》不仅仅是中国文学作品的源头,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础经典”。虽然《诗经》中并没有一首以理思构局谋篇的哲理诗,但《诗经》中许多章节或句子中却体现着深奥的哲理,并对先秦诸子的哲学乃至秦以后的中国哲学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既然不学《诗》连话都说不好,那么不学《诗》就更谈不上写出有哲理的文章了。孔子给《诗经》以极高的评价,《论语·为政篇》记载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中多次引用《诗经》中有哲理的诗句。如《论语·学而篇》中子贡引用《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来形容君子的自我修养,孔子称赞子贡“始可与言《诗》已矣”。又如《论语·泰伯篇》中曾子引用《诗经·小雅·小旻》中“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诗句来说明谨慎的重要。这正是后来《中庸》讲的“戒慎恐惧”哲理思想的源头。

孔子之后,孟子特别是荀子同样重视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论说自己的政治哲学。现存《荀子》论文32篇就有29篇中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其中《大略篇》竟引用了11条。《荀子》引用的《诗经》中的诗句,大都体现着耐人寻味的哲理。

毛泽东对《诗经》中的政治哲学给予很高的评价。他指出:“司马迁对《诗经》品评很高,说诗三百篇皆古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大部分是风诗,是老百姓的民歌。老百姓也是圣贤。‘发愤之所为作’,心里没有气,他写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尸位素餐’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是怨天,反对统治者的诗。”

《诗经》之后,诗和哲学溶为一体的作品,当数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这之后诗哲一体的作品很难觅到,诗哲一体的诗人哲学家或哲学家诗人就更是难以觅到了。可以找到一首哲理诗,但其作者谈不上是哲学家诗人。可以找到几位能写诗的哲学家,但这些作者也谈不上是诗人哲学家。《诗经》和《楚辞》之后的两千多年中,称得上既是一流的哲学家,又是一流的诗人;称得上将诗词与哲学融于一体的诗人哲学家和哲学家诗人的人,当数毛泽东。

毛泽东在他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挥笔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毛泽东眼中,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虽然都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和有重大影响的君主,但他们没有留下系统的著作,没有起到导师的作用,在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中都缺少“立言”之“不朽”。毛泽东欣赏和追求的是“君师合一”的人物,即既是领袖又是导师那样的人物。

有的学者评价毛泽东是集秦始皇与孔夫子之大成的人物,这是有深刻见地的。当然,这里的“秦始皇”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尽职的秦始皇,这里的“孔夫子”是顺乎世界潮流、引领世界潮流的孔夫子。

历史上的秦始皇没有著作传之后世,输之文采,更谈不上文采中的精品诗词与哲学了。历史上的孔夫子虽有与学生的对话录《论语》传之后世,在思想上被尊为中华民族的老师,却不曾有过号令天下的领导权。他与学生的对话录中有哲理,但没有系统的哲学著作,更没有引人入胜的诗作。

可以说今朝的“风流人物”,不仅仅是秦始皇与孔夫子的集大成者,还包含着更丰富的内容,在文采中包括着诗人哲学家和哲学家诗人的内容。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