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南汉宸与毛泽东【2】

程秀龙

2015年07月08日08:5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南汉宸持毛泽东亲笔信至榆林处理“摩擦”纠纷

1939年冬,蒋介石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一时间在各抗日战场相继发生“围剿”、攻击和杀害共产党人事件。党内外一些人担心统一战线会破裂。南汉宸将此向中央反映后,毛泽东为中央起草党内指示,指出:“应使全党同志认识的,就是不要把各地发生的投降、反共、倒退等严重现象孤立起来看。对于这些现象,应认识其严重性,应坚决反抗之,不应被这些现象的威力所压倒。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如果没有坚决反抗这些现象的正确方针,如果听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限共’和‘政治限共’发展下去,如果只从惧怕破裂统一战线一点设想,那么,抗战的前途就是危险的,投降和反共就将全国化,统一战线就有破裂的危险。”还指出:“党的任务在于:一方面,坚决反抗投降派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和政治进攻;又一方面,积极发展全国党政军民学各方面的统一战线,力争国民党中的大多数,力争中间阶层,力争抗战军队中的同情者,力争民众运动的深入,力争知识分子,力争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抗日武装、抗日政权的发展,力争党的巩固和进步。如此双管齐下,就有可能克服大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投降危险并争取时局的好转前途。所以,力争时局好转,同时防止可能发生突然事变(在目前是局部的、地方性的突然事变),这就是党的目前政策的总方针。”

为了支持和配合全国范围的反投降、反摩擦斗争,延安民众召开了讨汪(精卫) 大会。毛泽东到会发表演讲,号召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的顽固派。他说:“我们今天开会要向全国人民表明一种态度,这就是为了抗日,全国人民的团结和进步是必要的。”大会一致通过毛泽东为大会起草的讨汪通电,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为挽救时局危机争取抗战胜利的十点要求。

此后不久,在陕西榆林,反共摩擦分子在国民党特务头子贺衷寒授意下,大肆宣扬“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并煽动邓宝珊部的新十一旅与边区部队发生冲突。该部的一个连趁我不备偷袭我们的岗哨,结果被我全部包围缴械。

事件发生后,毛泽东把南汉宸找去,交给他一封信说:“你带着这封信,到榆林跑一趟,帮助邓宝珊先生调处这些纠纷,扭转这个被动局面。”南汉宸和邓宝珊一起共事多年。他们相互了解,毛泽东派他去完成这一任务是最恰当的人选。

毛泽东在信中对邓宝珊镇守榆林抗御北来的日军给予高度评价,又称赞他在国民党一片反共叫嚣中能够始终坚持国共合作、外御其侮的初衷。邓宝珊看后很高兴。南汉宸说:“我来时,毛主席有明确交待:那一连兄弟是受了坏人挑拨离间,一时糊涂才干出这样的傻事,责任不在邓先生。到时,我们可以连人带枪完璧归赵,一个不留,全部送回来。希望仁兄以后从严戒备,免得坏人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再钻出来无端生事,影响我们的友邻关系。”

邓宝珊说:“这都是愚兄治军不严所致!以后,是万万不准再发生这种败坏军纪的事了。我决定把他们从三边调出来,让他们去驻守河防前线。”

不久,新十一旅那一连人被全部放回。以后,在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和错综复杂的斗争中,邓宝珊坚持“统一则存,分裂则亡”的原则,以团结为重,拒不参与反共摩擦,表现出一个爱国军人的高贵品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