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惨案”遗址,挂着一幅照片——一位市民在刷标语,“愈炸愈强”。王潇 摄
1940年6月28日,86架日本飞机对重庆进行三个多小时的轰炸,重庆旧城区几乎全部被大火焚毁。 新华社发
吱吱呀呀、已经变调的前奏曲;伴随着点点雪花,屏幕上出现两个有力的汉字——苦干,然后是罗马拼音——KUKAN。
摄于70多年前的这卷纪录片,几乎无人知晓它的存在。美国奥斯卡电影资料馆的馆藏影片目录上,将这部曾经获奖的影片,注为“遗失影片”。
带着尘封的气息,它于今年在重庆、同时也是在中国,第一次上映。这里是重庆。重访战场的曹景行与周勇并排观看着,不时摇头或发出“啧啧”的感叹声。
周勇是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该片引进中国的主要参与者。战时“陪都”重庆,抗战的大后方,日军曾连续6年对其轰炸。周勇说,他第一次看到了日军飞机对重庆主城轰炸的彩色影像,并第一次听到全城燃烧的那种声音。
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为数不多的坚持抵抗、绝不投降的国家。
中国不被战胜的秘密是什么?
有国外学者观片后感叹,“现在,我明白了原因”。
是斯科特的镜头给了他答案。
斯科特的镜头中,几乎看不到尸体
这位叫雷伊·斯科特(Rey Scott)的记者,是1937年抵达中国的。他当时是美国一家不知名杂志的夜班编辑,此前从未碰过摄影机。受他的朋友、华裔剧作家、舞蹈家李灵爱“激励”与赞助,开始了记录中国抗战之旅。他应该是个不拘小节、喜欢捕捉生活乐趣的人。他入过几次镜——和当地人一起蹲在台阶上抽烟;抵达重庆时,他骑一匹马从朝天门码头,由一重庆挑夫牵着沿着石头梯往上走,在马背上被颠得起起落落,还开心地露出白牙。他的旁白是:“重庆,一座修建于山丘和峭壁上的城市。据说从码头要走300步才能抵达重庆城,我数了数,其实是340步。”
斯科特踏上的,是重庆当时的主城区——渝中半岛。
1940年8月19日、20日,这里被日机密集轰炸:370架次飞机,在半小时内扔下200吨炸药。这一切,被斯科特全程拍下,用17分43秒呈现。
轰炸来临的两小时前,人们在街头买水果,称斤论两;儿童把一个巨大的弹坑当泳池,玩乐嬉戏。斯科特用旁白说道:人们看起来一片悠闲,尽管有可能他们两个小时后就会死掉。
警报台的第一个红灯笼升起了,这预示着日机已经从汉口起飞,两小时可能抵达重庆轰炸,市民应预先准备或疏散。人们开始排着队、摇着蒲扇、带着小板凳和随身包袱,找防空洞躲空袭;一位身着蓝色旗袍的妇女,撑着阳伞,不紧不慢向防空洞走。一些人,则秩序井然地乘坐轮渡,向南岸转移。
第二个红灯笼升起了,预示着敌机已经到达重庆境内,1小时内将空袭。人们行走的速度加快了。急救队员,坐着急救车全员出动;有的站在防空洞外,安排市民全部避入防空洞。
江上的轮渡还没有靠岸。空袭开始了。几百架飞机陆续飞临重庆上空,投下炸弹之处,浓烟滚滚。燃烧弹爆炸后,又是火光冲天。
空袭持续了三波。随着最后一波的结束,整个重庆城陷入死寂。
镜头,就这样安静记录,足足半分钟,没有旁白。只有满城房屋燃烧发出的“噼啪”巨响,被在江对岸的摄影机全部记录。
“轰炸照片看过,声音也听过,但整个城市燃烧的那种声音……真是第一次听见。”2014年第一次看到影片时,周勇这样惊叹。
斯科特很快转移到城内拍摄。没有呼天抢地的哀嚎。男人、女人,都在用力地使用最原始的人力压水机将河里的水压上来,挑夫们也一桶一桶地从河里挑水,再一起汇集到更大的容器……
但救火赶不上大火吞噬的速度。烧毁的房屋外墙,仍在不断倒塌、坠落,但镜头里的人却面容镇定,合力将拦路的断壁搬离;废墟中,人们已经开始寻找有用的东西,即使是一根针也不放过。轰炸后的第二天早晨,斯科特再度来到城中核心区民生路。他说:我昨天经过这里时还是一排排的房屋,今天已是一片废墟。
在斯科特的镜头中,几乎看不到尸体。镜头里,是孩童的无邪,是不紧不慢的秩序,是轰炸后杯水车薪却坚持不懈的互助。
相关专题 |
· 专题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