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 王飞 冯纳婷
资料图: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江泽民同志与赵波握手。
小兵张嘎的原型就是他
“你们一定知道小兵张嘎吧,我的岳父赵波就是他的原型。”王木头的讲述就从赵波与小兵张嘎的结缘展开。
1958年作家徐光耀在保定农场劳动期间,经当地渔民介绍认识了赵波。在前前后后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听赵波讲了许多亲身经历:儿时淘气,上树掏鸟蛋;参加雁翎队后,利用打鱼、打猎的本事去端鬼子炮楼、打日军的包运船队……1961年,徐光耀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发表在《河北文学》上,1963年被搬上银幕,成为几代人记忆中的红色经典。
嘎子的身上,处处有着赵波的影子。嘎子最惊险的事迹是“单身诱敌”,赵波也有同样的故事。1940年夏天,日本鬼子装备了汽船,倚仗着速度快、火力猛,在白洋淀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天下午,太阳快落山了,敌人驾驶着汽船正气势汹汹地在河道上巡逻,赵波划着一只小船出现在敌人视野里。敌人立即加足马力向他冲来,赵波不慌不忙,端起枪迎着驶来的汽船连扣扳机,两个敌人应声栽入水中。敌人的机枪顿时响起来,只见小船拐过河汊不见了踪影,气急败坏的敌人跟着开进河汊搜寻,赵波边打边退把敌人引进了“埋伏圈”。
“谁是小嘎子并不重要。”岳父赵波生前曾告诉王木头:“小嘎子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英雄形象,他所代表的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 | ![]() |
相关专题 |
· 专题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