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 王飞 冯纳婷
哥哥的延安来信
吾弟如见:
家中久无音信,母亲盼我回家之心,定甚焦切,此事须请吾弟善自设法解析之。因自战乱以来,阖家分散,一时期望团圆,实无可能。母亲虽终日望我回家,事实怎能办到?不如设法劝母亲不必想我,倒还能安心度日。况今已家室全毁,所得幸免者,唯你我数人耳。如能各自立业,他日再图团聚,未无望也。目前母亲生活,确已十分困难,但事已如此,即为人洗衣缝服,亦须勉力度过难关。千万劝其不必专心盼我,以免增加其失望之心,更为难过,不如死心自己设法为佳。此中苦衷,愚兄实难言达,望吾弟能深深谅我,则感甚矣!
兄之状况如故,可称安适,请勿记念,为祷。
家书背后
钟敬之(1910-1998),浙江嵊州人,我国著名电影教育家、电影事业家和舞台美术家。1934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左联和左翼剧联。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延安鲁艺实验剧团、鲁艺美术工厂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常务副厂长,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是新中国高度电影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41年,他从延安写给远在湖南祁阳的弟弟一封家书,倾诉了家园被日寇焚毁的悲愤心情以及对亲人的无限牵挂。信末落款“春”是钟敬之的小名“春郎”的简称。
![]() | ![]() |
相关专题 |
· 专题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