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纪念毛泽东诞辰122周年

汪建新:向毛泽东学读书 【2】

2015年12月24日15: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先谈第一个问题,毛泽东的求学精神。

毛泽东自幼就爱看书,很喜欢读古典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榜》《说唐》《西游记》《精忠岳传》等,他读了又读。有一次,他去野外放牛,他让牛自己吃草,他在树下看书,结果牛跑到邻居家菜园里吃了不少菜,他也不知道。13岁那年,他离开私塾,除了帮父亲干活,仍然挤时间看书,而且常常晚上干完活后看书。父亲并不高兴,一来儿子读的不是经史子集,二来浪费灯油。毛泽东在阁楼上就着桐油或者菜籽油灯光看书,为不让父亲看见灯光,就用蓝布遮住窗户。他把乡里能找到的书都读完了,又设法到远处去借书,往返要20几里山路。

毛泽东一直把读书学习看成是人生的第一需求。他说过:“读书是我终身的爱好。”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他作过一幅有关读书的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曾这样描述他在湖南一师图书馆读书的感受:“我就贪婪地读,拼命地读,就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

不管人生处在什么境遇,顺境也罢,逆境也罢,毛泽东始终迷恋读书。1957年,毛泽东曾感慨地对曾志说:“1932年秋开始,我没有工作,就把马恩列斯的书统统找了出来,不全不够的就向一些同志借。埋头读马列,差不多整天看。读了这本看那本,有时交替着,扎扎实实下功夫,硬是读了两年的书。”“后来写成的《矛盾论》《实践论》,就是这两年读马列著作形成的。”

中国古人读书讲“三上”,即枕上 、厕上和马上。众所周知,毛泽东睡的床与众不同,差不多有两米宽,睡一小半,剩一大半摆书,摆满了各种书。他上厕所也看书,甚至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经常在厕所里一蹲就是一两个小时。长征途中,枪林弹雨,走路、骑马或者坐在担架上,毛泽东会背诵古人诗文或者推敲自己的诗词。他自己也说过:“我的那些诗词,是在马背上哼成的”。

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毛泽东个人藏书已经很丰富,但他还经常到一些图书馆去借书。1958年,北京图书馆为毛泽东办了第1号借书证。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庐山等地的图书馆都留有毛泽东的借书记录。据不完全统计,进城以后到1976年9月,毛泽东先后从北京图书馆等单位借阅的图书达2000余种,5000余册。

毛泽东在延安时说过一句话:“如果再过十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九年零三百五十九天。”他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能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甚至在病魔缠身的耄耋之年,他也未放弃对书本的钟爱。

1975年,他身患重病,极度虚弱,眼睛也由于老年性白内障作了摘除手术,视力极差,阅读相当吃力。医务人员劝阻她暂停看书,他根本不听。他们只好为他设计了一副特殊的单腿眼睛。当他右侧卧看书时,戴没有右腿的眼镜;左侧卧看书时,则戴没有左腿的眼镜。

毛泽东是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逝世的,根据当时的记录,9月8日那天,他全身都插满了管子,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过来就看书、看文件,共十一次,计两小时五十分钟。这期间,他已说不出话来,只是敲了三下木制的床头,身边的工作人员开始不知道他要看什么。有人想到,当时日本正在大选,毛泽东或许是要看自民党总裁、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的材料,于是就用手托着三木的材料给他看。毛泽东最后一次看书是9月8日下午4时37分,此后再也没有醒过来,七个多小时后他与世长辞。

毛泽东常说:“读书治学没有什么捷径和不费力的窍门,就是一要珍惜时间,二要勤奋刻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一生题词无数,但是他写得最多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七个字。他身边很多工作人员离开他的时候,都拿出个小本子请他题字留念,他总是写上“学习学习再学习”。毛泽东经常提醒他们说:“勤学习,多看书,眼界就宽了。看看世界多么大,才懂得自己多么小。”

毛泽东一生究竟读了多少书,谁也说不清楚。对他来说,读书学习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不是简单靠兴趣支配的选择,甚至也不仅仅是出于工作的需要,而是他的一种精神存在和思想升华的必要方式,是一种基本的生活常态,是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讲堂
· 汪建新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