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纪念毛泽东诞辰122周年

汪建新:向毛泽东学读书 【3】

2015年12月24日15: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接下来,我谈第二个话题,毛泽东的读书方法。

第一、注重读无字之书。

毛泽东不但重视读有字之书,也重视读无字之书。他在《讲堂录》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他非常赞同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之道。所谓读无字之书, 就是向自然界、向社会、向他人学习。读无字之书, 可以弥补有字之书的不足和局限;可以修正、完善和丰富书本知识;可以培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917年,毛泽东在《民报》看到两个学生徒步漫游全国,一直到达西康的报道,很受启发。1917年7月中旬,毛泽东邀同学萧子升、萧蔚然一起游学。他们的做法旧时也有。一般是穷苦的读书人到处给大户商号送对联或恭维话,做游学先生,以解饥渴,当时社会上称这种做法叫“打秋风”。毛泽东他们身上不带一分钱,靠书写对联为生,花一个多月时间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等五个县,步行近千里。

期间,最著名的故事是他们到安化劝学所拜访所长夏默庵先生。他毕业于两湖书院,饱读诗书,但是性格孤傲,毛泽东两次拜访都吃了闭门羹。当毛泽东第三次登门时,夏默庵又出难题,出了个上联: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毛泽东略加思索,马上对道:“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毛泽东的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立意高远,夏先生连声称赞,立马茶水相待,与毛泽东促膝而谈,十分投机。临别时,夏先生送毛泽东八块银元做旅费。

第二、不动笔墨不看书。

这种习惯是从徐特立老师那里学来的。勤动笔墨使毛泽东养成了手中无笔不读书的习惯。但他记笔记的方法很特别,很少使用笔记本,往往把读书心得批注到书本的字里行间。

他在湖南一师读书时, 曾在《伦理学原理》这本仅10万字的课本上,用蝇头小楷写下了1万5千字的批语。这些批语除少部分是对课本章节的概括外, 大部分内容都是他就书中伦理观、人生观、历史观、宇宙观的各种不同的见解。

毛泽东一生圈划批注最多的书是《二十四史》。1952年,他购置到一套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共有3279卷,约4000万字,850册。在绝大多数书当中他都作了圈点、断句,有的封面和天头上画着两三个圈圈的标记,有的地方甚至改正了版本的错字。他写有批注文字的共有15种史,198条,3583个字。最少的两个字,最多的有914个字。直到重病缠身,他还用颤抖的手在许多册的封面上记下:“1975年8月再阅”,“1975年9月再阅”等字样。毛泽东用24年时间把这套书至少全部通读过一遍。有的章节,他反复读过。由于翻阅太多,有些书页都翻烂了,装订线也断了。

50年代中期,毛泽东让刘松林找熟人借了小仲马的名著,毛泽东看完后让她去还。接过书一看,她傻眼了,书上画满了圈圈、杠杠、点点,有的地方还作了眉批。还书时她也不敢吭气,唯恐人家不收。当时听到这件事的人都笑了,笑话刘松林太幼稚。

第三、不盲从,注重独立思考。

毛泽东非常信奉孟子的说法:“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读书时,提倡“四多”,即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特别强调学思结合。这与孔子的名言 “学而不思则罔”是一致的。

早在少年时代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时,毛泽东就反复思考,这些书中讲的都是文官、武将,从来没有人把农民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去正面塑造。他就这个问题苦思冥想了两年多,终于明白了作者著书立意就是歌颂统治者、治国者,农民是历代王朝的社会底层,是被压迫者、被统治者,当然不可能成为主人公。于是,毛泽东从此开始认真反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到底谁是真正的主人这个重大历史命题,也是从此开始深入思考中国农民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在《伦理学原理》的批注中,青年毛泽东就曾批评学而不思的陋习,他写道:“吾国二千年之学者,皆可谓之学而不思。”与这种陋习相反,毛泽东在读书时总是独立思考。 尤其是在读历史书的时候,他不仅要反复阅读书上的内容,同时还要研究当时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作者生平、指导思想和写作动机等。他用自己特有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来品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从中鉴取兴亡之道,总结为政方略,悟出新的思想和观念。

毛泽东反复强调,对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要学习,要尊重,但不要迷信。他说,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

第四、理论联系实际。

这是毛泽东坚持终身的一种最重要、最基本、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应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的讲演中指出:“读一万本马列主义的书,念一千遍,不能运用于具体实际,不能解释宇宙,改造宇宙,都不能算是理论家。”

在纪念李自成农民起义胜利300周年时,郭沫若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毛泽东在作《学习和时局》的报告中说:“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讲堂
· 汪建新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