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大海的女儿——

我国第一个远洋船舶高级女轮机长王亚夫的传奇人生

邱文生

2016年01月11日16:0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福建党史月刊》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看着王亚夫50年前拍的一张照片,我怎么也无法将这位清纯俏丽的女子,与长年在海上同惊涛骇浪搏斗的航海事业联系在一起。

她选择蔚蓝色的大海,选择击风搏浪的航海生涯,选择勇敢豪迈的航海事业作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是因为她从小立下了一个志向:做前人不敢做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为中国妇女争一口气!

她用50年的岁月践行自己的诺言,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她成为我国第一个远洋船舶高级女轮机长,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的终身从事航海事业的女轮机长。

王亚夫,她的芳名载入了中国近代航海史册!她曾是南下服务团中的一员,战友们称誉她是“大海的女儿”。

海之缘

王亚夫出生在有着“海滨邹鲁”之誉的文化名城——福州。与“海”结缘,王亚夫有着她自己一段特殊的经历。

王亚夫的父亲曾经怀抱“从军救国”的美梦考入保定军官学校,他的同窗好友庄哲生也是福州人。二人情同手足,相互敬慕,庄哲生便当起月老,将自己的胞妹介绍给这位好友为妻。然而不幸的是,王亚夫3岁的时候,父亲便离开了人世。从此,她与母亲、哥哥被接到外祖父家生活。

此时已在商界立身的庄哲生一方面愧疚于胞妹青春无助,一方面担心她另嫁他人而败了家风。于是,他倾力照顾守节的妹妹一家。年幼的王亚夫对舅父的善待心存感激,但她却更多地感受到了人间的不平与悲凉:母亲顺从封建家庭的“三从四德”,无力挣脱束缚,争取人生应有的自由与欢乐,虽丰衣足食却寄人篱下的生活,依然没有女性的尊严和人格的独立。

王亚夫不愿步母亲的后尘,走一条不能自主的人生道路。她想,我要自尊、自强,用自己的才智和力量,掌握自己的命运。她把自己的名字“王亚希”改成“王亚夫”,并且悄悄地改变自己的举止。她穿上男装,剪短头发,不施脂粉,大声说话,健步走路,下水游泳,甚至玩起刀枪剑戟,喊着“冲啊!杀啊!”俨然成为家里的一个“小淘气”。

舅父家有两个表哥,都是中共地下党员。王亚夫看到表哥参加秘密活动,心里挺羡慕。她想,我也要像表哥那样,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1947年夏,福州城工部领导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陶淑女中读书的王亚夫也想和同学们一起冲出校门,投入到“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革命洪流中去。然而,陶淑女中是英国教会办的学校,怎能容许学生去参加什么“反帝爱国”活动呢?!学校的女训育主任下了一道禁令:不准学生上街示威游行!这一禁令激怒了秉性刚烈的王亚夫,她和几个女同学悄悄商量:把训育主任关起来,让同学们冲出校门去!说到做到,王亚夫带头把那个训育主任骗进办公室,反锁上门,整整关了她一天。

这一事件的结果可想而知:王亚夫被陶淑女中开除了。此后,她转到大表姐任教的学校继续她的学业。刚满17岁的王亚夫一心向往着革命,悄悄地参加表哥的秘密活动。

1948年秋高中毕业后,王亚夫面临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是嫁人,还是继续读大学?在舅父家,男子是一定要读大学的,而女孩读到高中毕业就要出嫁。她不愿意过早地把青春年华消磨在情爱和家庭中,她要继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追求一种新的生活。听表哥说,北方的大片土地已经解放了,那里的天是晴朗的天,那里的地是自由的地,青年人在那里大有作为。她萌生一个愿望:到北方解放区去,寻找心中向往的那份神圣的事业!

1949年早春,南方的柳枝刚刚开始抽芽,王亚夫便独自登上“舟山号”客轮,从福州台江码头驶往上海。当客轮驶出闽江口的时候,一幕波浪壮阔的海天景象让她万分惊奇:啊!大海!如此壮美,如此瑰丽!如此奔放,如此豪迈!

她站在甲板上,迎风展臂,拥抱大海。正是这第一次的海上之旅,使王亚夫对大海产生了炽烈的酷爱之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