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薇洲
三、陈云关于研究、利用和警惕资本主义的思想的当代意义
陈云关于研究、利用和警惕资本主义的思想尽管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中前期提出的,但其意义不仅仅是对改革开放前后一段时间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而且对当前正在全面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在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今天,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依然并存并激烈竞争的当下,社会主义力量在世界总体格局中依然处于弱势,国际敌对势力阻碍、遏制中国崛起甚至演变、颠覆中国社会主义政权之心不死,社会主义中国要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并最终胜出,深入研究、充分利用、高度警惕资本主义依然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重要课题。
(一)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的内在发展规律和趋势,是我们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资本主义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今世界,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判断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和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更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陈云20世纪70年代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既涉及美、英等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涉及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当时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既包括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等环节,也包括价格、金融、货币、外汇、股票、利率等要素。此外,陈云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经济危机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研究。陈云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研究的内容也非常深入。正是在对资本主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中,陈云洞察到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把握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掌握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指导制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尤其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应对之策。
当前,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资本主义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资本主义各国对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外交等制度和政策都进行了调整,对此我们一定要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分析其性质、特点和影响,从而为我们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参考。
(二)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是我们弥补短板、完善自己的重要渠道
列宁早就说过:社会主义不能离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而存在,“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52页。)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资金、技术以及商品交易所等,是陈云在20世纪70年代对资本主义进行系统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思想主张和政策措施,对当时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当前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显著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大大提升,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已变得空前紧密,中国对世界和世界对中国的影响正在同时显现且愈益深刻。2014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到了43030.4亿美元,进出口总值增速快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参见《2014年中国保持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中国新闻网2015年1月14日。)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更应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认清当今世界形势和国际环境,正如习近平指出的:谋划中国的发展,必须“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类规则”。(《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日。)特别是当前,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蓬勃发展,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技术产品和服务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是我们应当积极学习和大胆借鉴的。
(三)高度警惕资本主义对我国进行遏制与侵蚀、“分化”与“西化”的图谋,是有效防范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的必要举措
利用资本主义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思想体系、两种生产方式较量的过程。因此,陈云在主张利用资本主义的同时,一直都在强调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时要头脑清醒。针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陈云早就强调指出:“这个问题,到了大呼特呼的时候了”(《陈云文选》第3卷,第370页。),并提出了一系列反“和平演变”、警惕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防范和化解改革开放中带来的各种风险的思想。
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当今世界,两种社会制度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日趋显现,特别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的手法不断变化、力度不断加大、方式也更加隐蔽。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崩溃论”,从“中国傲慢论”到“中国责任论”,
直至西方主流学者热炒“国家资本主义论”,从本质上看,这些论调无一不是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意抹黑和蓄意攻击。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打压中国,丑化我国的国际形象,破坏我国的社会稳定,妄图颠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譬如,指责中国利用国际游戏规则中的漏洞“搭便车”,并以此为由不断制造针对我国的经济贸易摩擦案件;把中国作为其主要对手,推行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在东亚地区加强针对中国的兵力部署;插手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存在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问题,有意使有关问题复杂化,等等。这些因素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外部战略环境的稳定。
当前,学习和借鉴陈云关于警惕资本主义的思想,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没有放松对我“分化”和“西化”的图谋,所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还会是尖锐的,因此,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另一方面要清醒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经济大范围的萧条,各国经济一直处于在低谷中徘徊的状态,至今依然复苏乏力。受之影响,我国外贸呈现总体下滑态势,拖累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外汇、金融管理,防范国际债务风险和金融危机。
〔作者吕薇洲,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北京1007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