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20世纪70年代陈云关于研究、利用和警惕资本主义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吕薇洲

2016年02月03日15: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要]20世纪70年代,陈云在敏锐洞察国内外局势的深刻变化并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思考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利用和警惕资本主义的思想。他提出,要深入研究资本主义金融、货币领域的新情况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规律,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资金、技术以及商品交易所,同时要高度警惕资本家的投机行为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作风的侵蚀。这一思想对当前正在全面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今天虽然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依然并存并激烈竞争的世界大格局没有变,社会主义力量在世界总体格局中依然处于弱势,国际敌对势力阻碍、遏制中国崛起甚至演变、颠覆中国社会主义政权之心不死,社会主义中国要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并最终胜出,深入研究、充分利用、高度警惕资本主义依然是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陈云;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20世纪70年代后,陈云在协助周恩来抓对外贸易工作的过程中,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利用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思考,提出了研究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和警惕资本主义的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促进了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我们党对资本主义及其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而且对今天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有效规避各种风险、妥善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等,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陈云关于研究、利用和警惕资本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陈云就强调过与世界各国发展贸易关系的重要性。他指出:“人民政府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愿与各国政府及人民恢复和发展通商关系。”(《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遭到西方国家的封锁和禁运,中国的对外贸易大都只能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正如陈云指出的:“那时,我们的外贸,对苏联、东欧这些国家占了百分之七十五,对资本主义国家只占百分之二十五。”(《陈云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14页。)“文革”开始后极左思潮的蔓延,使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成为了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使中国外贸工作几乎陷入了瘫痪。20世纪70年代,陈云在对资本主义进行系统深入调查、研究和思考,并对国内外形势进行客观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利用和警惕资本主义的思想。这一思想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深入研究资本主义金融、货币领域的新情况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规律

研究资本主义金融、货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是陈云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和举措。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美元与黄金完全脱钩且不断贬值。陈云深刻洞察到这一新情况,明确提出:“一九四四年建立起来的那种国际货币体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用货币升值、贬值的办法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采用贸易手段”。(《陈云文集》第3卷,第415页。)为了系统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世界金融、货币领域出现的新变化,陈云委托中国人民银行系统收集美、日、英、西德、法各国从1969年至1973年的货币发行量、外汇储备、黄金储备,世界黄金年总产量以及各产金国的年产量,世界各国货币总流通量和世界各国黄金总持有量并计算其大致比例,对世界经济和货币、金融情况的近期和远期估计等材料。根据对这些材料的研究和分析,陈云对我国的汇率和外贸政策等提出了不少意见。譬如,陈云在美元贬值黄金看涨的情况下,果断提出了“用外汇买进一些黄金保值”(《陈云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的建议,有关部门参照这一建议在1973年至1974年国际货币动荡时,用存在瑞士银行的外汇储备购买了不少黄金,既避免了外汇贬值的危险,又大大增加了我国的黄金储备,为改革开放后大规模引进技术设备加强了资金保障。

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规律及其应对举措,是陈云提出并密切关注的另一个重点。1973年由石油危机引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危机爆发后,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8.1%,大批企业破产,失业人数剧增,国际贸易和国际收入逆差严重。(参见〔美〕丹尼尔·耶金:《石油金钱权力》,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第643页。)陈云深刻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变化直接影响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几次回升和停滞”。基于此,他强调提出:“我们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规律中的各个因素,比如次数、周期变化,要好好研究。这对我们外贸特别是对我们进口贸易很有关系。”(《陈云文集》第3卷,第415、416页。)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陈云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他明确指出:石油危机只是突然加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并非危机的根源,危机的根源还是生产力超过了市场购买力。总之,生产力越来越大,而市场的容量有限,因而矛盾越来越大,最后导致经济危机。陈云还将此次危机与1929年的危机进行了比较,认为它的广度与深度,还不到1929年的程度。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他1974年7月完成的《对目前世界经济危机的看法》和《这次经济危机与一九二九年危机的比较》两份手稿中。(参见《陈云年谱》下卷,第191—192页。)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入研究和剖析,陈云大胆地提出:要充分利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急于摆脱危机,国际上游资充斥的情况,大胆引进外资和技术设备。(参见沈传宝:《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陈云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及认识》,《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6期。)

(二)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资金、技术以及商品交易所

一是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基于20世纪70年代初国内劳动力丰富而原材料短缺的状况,陈云明确提出“利用国内丰富劳动力生产成品出口”的主张。在他看来,“我们有劳动力,可以为国家创造外汇收入。这样做,归根到底是为了加快国家的工业建设”。(《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224页。)尤其是当时,国内棉花歉收,棉布供应紧张,而国际棉布价格较高、棉花价格偏低,进口棉花加工成棉布后部分解决国内需要,部分用于出口换汇,不仅可以缓解国内困难,而且还能够得到一定的外汇和利润。然而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有人却简单地将进口棉花视为“依靠外国,不是坚持自力更生”,陈云针对这一错误观点进行了反驳,强烈建议“进口棉花加工棉布出口”,并坚持认为“不这样做就是傻瓜”。(《陈云文选》第3卷,第223页。)根据陈云的上述建议,外贸部门仅在1973年就进口了850万担棉花,用于棉布的加工生产。陈云还将其进口棉花的主张进一步扩展到化肥等其他领域,他指出:“中国人多,进口化肥设备,进口化肥,增产粮食,出口大米,出口肉类,就是大的加工出口,同进口棉花加工棉布出口的道理是一样的。”(《陈云文选》第3卷,第224页。)

二是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设备、技术和资金。“外资还要不要,外国技术还要不要?一定要,而且还要充分利用”(《陈云文选》第3卷,第254页。),这段论述表明了陈云对待资本主义先进设备、技术和资金的鲜明态度和立场。比如,当时正在从国外进口的一套三亿多美元的轧钢设备遭到了“四人帮”的阻挠,他们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洋奴”的表现,对此陈云运用数据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驳斥:“这套设备投产后,每年可以生产钢板三百万吨,两年就是六百万吨。如果缺了零配件,国内解决不了,就要推迟投产,耽误一年就少生产三百万吨钢板,很不合算。如果有人批评这是‘洋奴’,那就做一次‘洋奴’。”(《陈云文选》第3卷,第224页。)正是由于陈云等人的坚持,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成套设备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1972年至1977年,中国从西方国家进口技术和成套设备,谈成了包括化肥、化纤、石油、化工、轧钢等在内的222个进口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如,在利用外资的问题上,当时也有人担心这样做与“自力更生方针和党的路线”及“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精神”不符合,对此陈云的立场也很鲜明:“不要把实行自力更生的方针同利用资本主义信贷对立起来”。根据陈云的上述思想,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积极开展筹措外汇和利用外资的工作,1973年筹措到外汇资金10亿多元,有力支持了当时的对外引进工作。(参见李成瑞主编《陈云经济思想发展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377页。)

三是利用资本主义商品交易所。对于能否利用资本主义商品交易所为自己服务,陈云也结合现实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他明确指出:我们可以利用交易所。“交易所有两重性:一是投机性,二是大宗交易场所。过去我们只看到它投机性的一面,忽视它是大宗交易场所的一面,有片面性。我们不要怕接触交易所,可以利用交易所,要在大风大浪中学会游泳。”(《陈云年谱》下卷,第178页。)陈云还专门就此事为对外贸易部起草了向国务院的请示报告:“对于商品交易所,我们应该研究它,利用它,而不能只是消极回避。”(《陈云文选》第3卷,第222页。)陈云的观点和建议,有效化解了外贸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顾虑,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高度警惕资本家的投机行为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作风的侵蚀

主张研究、利用资本主义的同时,陈云反复提醒利用资本主义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反复强调要高度警惕资本家的投机行为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作风的侵袭。

在1973年起草的给国务院的请示报告中,陈云一方面强调,利用商品交易所是为了防止外国商人“乘机抬价”,同时也明确指出:“国际市场上的交易所是投机商活动场所,……利用交易所是一种迂回的保护性措施,是为了使我们不吃亏或少吃亏。”(《陈云文选》第3卷,第222页。)改革开放后在分析我国经济形势和经验教训时,陈云明确要求“要十分谨慎地使用”外债尤其是那些带援助性质的外债。他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外国资本家也是资本家。……对外国资本家在欢迎之中要警惕”,他强调最多的一句话是:“利用外资和引进新技术,这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不过要头脑清醒。”(《陈云文选》第3卷,第277页。)由此可见,陈云对于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始终保持着谨慎态度,在主张扩大对外经济交流的同时,也非常有远见地提出了坚持独立自主、防止受制于人的战略问题,包括借债时要认识到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考虑到偿还能力,防止人家逼债时陷入被动;对外贸易中要考虑到资本家利用低价倾销的不利条件等。在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有益成果,加强与资本主义国家联系的同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难免也会渗透进来,由此,陈云反复强调,要警惕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对这一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一定要同种种丑恶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赵晶)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陈云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