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改革”内涵的演进: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2】

张旭东

2016年02月03日15:3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二、从“全面改革”到“深化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的基本国策的地位。全会强调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正确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参见《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5、10页。)

基本国策意义上的“改革”始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还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党在调整国民经济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在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有系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并且指出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改革”出现10次,基本上是围绕经济体制改革来论述的。报告强调要巩固和完善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已经实行的初步改革,抓紧制订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步骤。在1986年到1990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要广泛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造,逐步展开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继续完成企业组织结构和各方面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参见《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党的十二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重要指示,推动了各项改革的广泛深入发展。实践推动着“改革”理论的总结深化。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专门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中“改革”出现105次,而且提出了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决定指出:全面改革经济体制的条件已经具备,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以利于统一和提高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认识,使改革更加卓有成效地进行,使社会主义优越性进一步得到发挥。中央希望并且相信,如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实行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那样,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制订全面改革蓝图,加快改革步伐,推动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方面,也必将起到伟大的历史作用。(参见《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9页。)

改革开放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个领域的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全面改革”开辟了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使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正因如此,党的十三大强调,必须坚持全面改革。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社会。在初级阶段,特别在当前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僵化体制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更成为迫切的历史要求。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是推进一切工作的动力。(参见《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在党中央大力推进“全面改革”的同时,改革也面临向更深阶段推进的问题。党的十三大报告强调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又强调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比预料的多。我们在领导工作中还有不少失误。新旧体制正在交替,许多制度尚不健全,各方面的管理和监督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经济工作中急于求成的倾向仍然存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还有市场。特别是不少环节上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正因如此,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改革”出现175次,报告在强调“全面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提出“深化改革”。“深化”中文释义是“使向更深的阶段发展”。“深化改革”就是使改革向更纵深的阶段发展。

党的十三大以后,特别是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在“深化改革”。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改革”提及123次,其中“全面改革”提及1次,“深化改革”提到2次;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改革”提及93次,其中“全面改革”提及2次,“深化改革”提到4次;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改革”提及89次,其中“深化改革”提到2次;党的十七大报告“改革”提及102次,其中“全面改革”提及2次,“深化改革”提到3次。之所以把改革的重心放在“深化”方面,就是因为看到了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如何深化?党的十五大强调,需要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需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参见《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党的十六大强调,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参见《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参见《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赵晶)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