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任弼时与中央苏区”学术研讨会
2015年4月17日,由任弼时研究中心和赣南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的“任弼时与中央苏区”学术研讨会在江西赣州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在研讨中重点关注了以下问题:
(一)关于中央苏区时期任弼时与政权建设。有学者指出,任弼时在中央苏区时期,不但为大后方工作建言献策,而且筹建了苏区党代大会与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推动了中央苏区的土地改革,并建立起政府与群众共同参与的代表会议制度,这一时期任弼时的许多思想与实践为其后来在湘赣苏区、湘鄂川黔苏区乃至陕甘宁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做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备。
(二)关于中央苏区时期任弼时与反“围剿”斗争。有学者认为,以任弼时为首的中央代表团,客观评价了红四军前委的领导工作,默认了毛泽东反对“削萝卜”战术的主张,迎来中央苏区几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任弼时作为苏区中央局的核心成员之一,作为中共中央“进攻路线”的传达者和执行者,参与和领导了第二、三、四次的反“围剿”斗争,积极支持毛泽东、朱德的作战方针,并努力做好战争动员和后方后勤保障工作。
(三)关于中央苏区时期任弼时与党的建设。任弼时在中央苏区主要参与筹建和领导了中共苏区中央局等党组织建设工作,先后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组织部长、副书记等职务。有学者指出,任弼时在中央苏区时期,针对中央苏区初期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同中央苏区党建实践相结合,提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党的各级组织”“反对极端民主化倾向”“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等主张,加强了苏区党组织建设,发展和壮大了党员队伍,加强了党的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中央苏区党的建设逐步走向正规化。
(四)关于任弼时与苏区精神。与会学者认为,任弼时是践行苏区精神的楷模。在苏区工作期间,任弼时以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原则,以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范,以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人民的骆驼”。
(五)关于任弼时离开中央苏区的原因。与会学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学者指出,任弼时调离中央苏区,是为了加强湘赣省苏区的组织领导,粉碎国民党军队“围剿”,扭转苏区肃反混乱局面。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任弼时支持毛泽东,发表《什么是进攻路线》,批评“单纯军事进攻”策略,因而遭到博古等人排挤和打击。还有学者认为,任弼时调任湘赣省委书记的原因,除了批评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路线,更多的是临危受命,不算预为布局。
通过研讨,与会学者们认为,任弼时在中央苏区的两年对他革命生涯的特殊意义在于:为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维护和实践中国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为他成为党内组织家奠定了实践基础;为他成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奠定了政治基础。(夏静雷潘敬国)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