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1976:身处逆境的邓小平【3】

霞 飞

2016年03月03日15:4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邓小平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毛泽东关于华国锋出任国务院代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提议,在1976年1月28日,由毛远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传达,政治局成员都同意毛泽东的意见。

此时,连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也不得不表示同意。本来,毛泽东的这一提议,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他们原以为毛泽东会提议张春桥当总理,因为毛泽东对张一直比较赏识。张春桥自己也觉得自己会当总理,上海已经出现“要求”张春桥当总理的大标语。自1975年以来,“四人帮”就在钓鱼台17号楼一起商议如何阻止邓小平出任第一副总理,由张春桥接周恩来的班,但周恩来在世时,不同意张春桥接班,现在周恩来去世了,邓小平也不受毛泽东信任了,他们觉得该轮到张春桥了,没想到,毛泽东却提议让华国锋任代总理,“四人帮”感到受到了打击,张春桥更觉得自己被毛泽东冷落了,他把怨恨转到了华国锋的身上,于2月3日写了一篇“有感”,攻击华国锋“得志更猖狂”,“来得快,来得凶,垮得也快”。王洪文在周恩来去世后,是排在毛泽东后边的党中央副主席。毛泽东身体不好,邓小平挨了批,毛泽东也不让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了,他感到可以由他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了,于是,他私下准备了由他主持中央工作并主持开“打招呼”会议的讲稿。但毛泽东不但让华国锋当国务院代总理,还让他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这使王洪文如同头上被浇了一瓢冷水,他从此开始整天游游逛逛,用气枪打鸟,在钓鱼台钓鱼。

至于邓小平,他的心里倒是平静的,他看出华国锋不同于“四人帮”,他对华国锋出任代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从心里是拥护的。他对毛泽东让陈锡联代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心里也能接受。陈锡联是他的老部下,他相信陈不会和“四人帮”搞到一起。

31日,毛远新给毛泽东写了一封简单的信,向毛泽东汇报了他向政治局传达毛泽东提议后的情况,他还去见毛泽东,当面向毛泽东汇报了有关情况。毛远新说:我已经同王洪文、张春桥谈过,他们拥护对华国锋、陈锡联的安排。毛远新请示毛泽东说,可不可以向下传达?毛泽东表示同意,并且在毛远新写的信上亲笔批示:“同意。还应同小平同志谈一下。”

1976年2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一、经毛主席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由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二、经毛主席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在叶剑英生病期间,由陈锡联负责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这样,华国锋作为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的地位,已经公之于世。

此时,毛泽东仍然要求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按照毛泽东的指示,继续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1976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将《打招呼的讲话要点》扩大传达到党内外群众。2月6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军委关于停止学习和贯彻执行1975年7月邓小平、叶剑英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的文件。25日,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负责人会议,华国锋主持了会议并在会上传达了《毛主席重要指示》。《毛主席重要指示》是由毛远新整理的毛泽东批评邓小平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谈话。华国锋在会上代表党中央发表讲话,他要求大家回去以后,要把学习毛主席的指示和中央文件放在首位,在学习的基础上,“深入揭发批判邓小平同志的修正主义路线错误,”“在揭发批判过程中转好弯子,”“把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开展起来。”华国锋在讲话中特别提到政策界限问题说:“毛主席说了,错了的,中央负责。政治局认为,主要是邓小平同志负责。”华国锋要求:“注意不要层层揪邓小平在各地的代理人。”对犯有错误的同志,不要揪住不放。运动要在党委领导下,不搞串连,不搞战斗队。毛泽东的指示和华国锋讲的政策界限,控制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规模,各地并没有搞层层揪代理人那一套。

但是,对此,“四人帮”却是不高兴的,他们希望在全国再搞一次大的政治运动,把各地各级已经解放出来工作的老干部们再打倒,由他们的亲信和爪牙掌握各地各级领导权,进一步由他们来掌握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因此,他们在“反击右倾翻案风”中有意扩大规模,制造舆论,掀起更大的风潮。1976年2月和3月,他们在中央和地方上抛出了大量“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文章,其中由他们直接布置写作并发表的文章有:《红旗》杂志1976年第2期发表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文章《回击科技界的右倾翻案风》;辽宁大学大批判组的文章《不许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翻案》;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梁效、任明的文章《评“三项指示为纲”》;《红旗》杂志第3期上发表的初澜的文章《坚持文艺革命,反击右倾翻案风》。这些文章除了攻击邓小平领导整顿是“右倾”,“是直接反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外,还直接把邓小平称为“坚持刘少奇、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至今不肯改悔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是“右倾翻案风的风源”,宣称:“走资派还在走,投降派确实有。”《红旗》杂志第3期还发表了池恒的文章《从资产阶级民主派到走资派》,《人民日报》于3月3日又发表了《批判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一文。这两篇文章论证说:老干部75%是民主派,民主派的根是资产阶级的,必然发展到走资派。与此同时,江青还布置他们在文艺界的爪牙赶写“与走资派斗争的有深度的作品”,他们抓紧炮制的《反击》、《千秋业》、《欢腾的小凉河》、《盛大的节日》等文艺作品,矛头直接指向一大批老干部,攻击老干部是走资派。

然而,无论是中央的“打招呼”,还是“四人帮”造舆论,广大干部就是转不过弯子来。大家对“文化大革命”的恶果看得十分清楚,对邓小平1975年领导整顿取得的成果看得十分清楚,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看得十分清楚。因此,大家对“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态度是冷漠的,不管“四人帮”怎样折腾,这个运动仍然是冷冷清清,特别明显的是,在“打招呼”会议上,在来参加会议的各地领导干部中,响应“批邓”者是少数。“四人帮”见此情形,心中发急,他们迫不及待地跳上前台,直接攻击邓小平。1976年2月中央开“打招呼”会期间,张春桥在会上多次发表讲话或插话,攻击邓小平是“垄断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对内搞修正主义,对外搞投降主义”。3月2日,江青在中央“打招呼”会结束的前一天,还擅自召集12省、区负责人开会并发表长篇讲话,污蔑邓小平,影射周恩来,说国务院向资本主义国家出售原油、煤炭、棉布,是“汉奸行为”,搞“四化”是“为资本主义准备物质基础”,攻击恢复合理的规章制度,是搞“修正主义王法”。是“搞管、卡、压”,说按需分配是“强化资产阶级法权”。他还直接攻击邓小平是“谣言公司的总经理”,“大汉奸”,“国际资本家的代理人”,“代表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江青在讲话中还自比吕后、武则天,她说:“有人写信给林彪说我是武则天,有人又说我是吕后,我也不胜荣幸之至。”“吕后是没有戴帽子的皇帝,实际上政权掌握在她手里。”“武则天,一个女的,在封建社会当皇帝啊,同志们,不简单啊。”“诽谤吕后,诽谤武则天,诽谤我,就是诽谤主席嘛。”江青在会上的这些丑恶表演,使广大干部对她极为厌恶。

“四人帮”在攻击邓小平的同时,还把矛头指向周恩来。2月25日《文汇报》发表的一篇题为《走资派还在走我们就要同他斗》一文,公然把周恩来打成“走资派”。文章说:“孔老二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党内那个走资派要把被打倒的至今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扶上台。”3月5日《文汇报》在发表纪念雷锋的题词时,全部删掉了周恩来关于学习雷锋的题词。

“四人帮”的这些倒行逆施和丑恶表演,激起了全国上下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愤怒。1976年3月下旬,南京市爆发了大规模的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游行和集会,群众公开贴出标语:“《文汇报》的反党文章是篡党夺权的信号弹”,“不揪出《文汇报》的黑后台誓不罢休”,“打倒大野心家、大阴谋家———张春桥”。游行群众高呼口号:“保卫周恩来”,“打倒张春桥”。南京群众还在开往全国各地的火车车厢上刷上反对“四人帮”的标语,传到全国。人民群众本来就对“四人帮”十分愤怒,南京的大游行,深深地影响了他们。

1976年4月初,北京以天安门为中心,出现了大规模的悼念周恩来、支持邓小平、反对“四人帮”的群众活动。大批群众自发地来到天安门广场,送花圈、花篮,献条幅、挽联,朗读悼词、祭文,同时转抄纪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支持邓小平的诗词。

此时,邓小平不仅不再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了,而且也被停止参加政治局会议,实际上是被停止工作了。他每天都闲居家中,当天安门广场发生群众运动时,他密切地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他对天安门广场上的群众运动,在内心是支持的,但他尽力克制自己,也约束自己的亲属,不要去广场,他自己更是不出门。“四人帮”对广场上的群众进行镇压,邓小平是气愤的。但是,邓小平没有料到,他尽量约束自己,采取谨慎态度,毛远新在向毛泽东汇报时,仍然把邓小平捎上。灾祸仍然落在了自己的头上。

毛远新向毛泽东汇报天安门广场上的事情时说,政治局认为天安门广场上的事情是有计划有准备的行动,邓小平从1974年到1975年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是邓搞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形成的。对于邓小平,毛泽东决定:撤销邓小平的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毛泽东同时提议:华国锋任国务院总理、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并写在决议上。7日晚,中央政治局开会,毛远新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政治局成员都表示同意。这样,在政治局会议上,当场宣读了两个决议稿:《关于华国锋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决议》、《关于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议》。一个小时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了这两个决议。8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了这两个决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