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佰春
日本投降后,为了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巩固东北红色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中共中央先后组织、派遣了多批高层领导干部及成建制的作战部队从延安等地出发,开赴东北。考虑到要与解放东北的苏军加强联系,中央决定抽调一批由抗大俄语班成员组成的小分队北上。笔者采访了多名健在的北上老干部,从他们的讲述中,可以了解到我党在东北解放后开展维权建政过程中的多个侧面。
一路行军很热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所规定的各项条件,无条件投降。
70多年前的这一天,离休干部孙大明是延安干部学校俄文培训班的学员。他回忆说:当时,我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激动得热泪盈眶,经历了漫长的抗战岁月,我们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友和亲人,终于赢来了胜利的一天。
听说中央马上要组织北上,我连夜写出申请书,要求到东北解放区第一线工作。经过一周左右的选拔和准备,8月下旬,由30名中共党员学生组成的干部大队从延安出发了。对于将要开往遥远的北方,去承担更重要任务,同志们都从内心里感到光荣和期待。
虽然是抗战胜利了,但是对于这支干部大队来说,去东北要经过的许多区域是敌占区,这是很麻烦的事儿。因为,当时不少地方还是由日军和伪军占领,还没有完全缴械投降。小鬼子一味地坚持要向国民党军队缴械,国民党军队训令日伪武装在正式缴械前,继续维持地方治安管理事宜,这必然会给我们的北上制造麻烦。
其实,学员大队的任务是力争在第一时间到达东北解放区,在那里尽快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并充实到党政机关中去担任骨干工作,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为了减少路上的摩擦,北上大队的干部采取了迂回穿插的方法,尽量避免在路途上消耗时间,能绕过的麻烦,都尽力绕过去,好饭不怕晚,等到了东北解放区再说。
这样,干部大队辗转迂回的走走停停,算是顺利的通过了。有些村庄,还有人专门组织民众列队欢迎,提着花生、水果来慰问我们。
9月初,干部大队就到达了察哈尔省会张家口,张家口是苏军解放下来的,当时张家口只有十多万人,延安干部学校的校长曾涌泉受中央派遣从延安到张家口。慰问干部大队时还给每人发了一斤砂糖。这时,我已经被中央任命为晋察冀军区的参谋长。
我们在张家口休息了一天后继续行军。那时候能就地休息一天已经是很不错的事儿了。军情急如火,虽然不算是增援部队,但是我们的使命并不比参加战斗来得轻松。所以,大队把提前到达东北当成重中之重。为了着急行军又要保证必要的休息,路上还出过一些笑话。比如,有时怕吃不上饭,提前在经过的地方购置一些备用干粮,但是,多数情况下都能吃到热乎饭,结果存下的干粮发了霉,一些同志舍不得扔掉,一直带着行军,到了休整的地方一看,实在不能吃了,只好扔掉。有时,在老乡家住下时,学员小伙子被村民看上,找到村长想把自家姑娘许配给学员干部,被婉拒后还闹出一些误会。
我们走到山海关时,已进入了苏军控制区域,承德当时算是冀热辽军区热河省政府所在地,由中央派来的程子华担任书记和军区司令员。但这时的承德仍由苏军占领,秩序很差劲。为了配合苏军加强对社会上治安管理和政权重建工作,亟需任用一些懂得俄语的我方干部,我们的到来如同雪中送炭,军区领导高兴得不得了。于是在到达承德的第二天,军区领导就召开大会,先在承德留下几个学员担任翻译再说,其他人可以继续北上,这样就有几个同志留下来了。从延安出来一直到承德,虽然还没有到东北,但一路征尘,还真的是很热闹。
频道精选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