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來 中國特色經濟發展道路的新進展--黨史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

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十六大以來 中國特色經濟發展道路的新進展

何樹平

2012年11月11日22:5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四、指引經濟社會發展新航程

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開放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回顧過去,總結經驗,指引新的發展。

“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和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十七大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二〇二〇年比二〇〇〇年翻兩番”,“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增長格局”,“城鄉、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機制和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城鎮人口比重明顯增加”……還第一次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一項戰略任務明確提出來。這些要求,與十六大提出的目標相一致,又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征,作了進一步的補充、完善和深化,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勝利提供了有力的保証。

著眼於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著眼於抓緊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十七大正式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從過去強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正式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雖然只是兩個字的改動,但卻有著十分深刻的內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除了涵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全部內容外,還對經濟發展的理念、目的、戰略、途徑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者間這種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充分反映了我們黨不斷深入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新成果,集中體現了又好又快發展的新思路。

要實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目標,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有了這一系列戰略決策和部署,經濟建設路徑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確。

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推動科學發展,黨中央反復強調,全黨同志必須深刻認識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戰略意義和現實緊迫意義,扎扎實實把這一戰略任務落到實處。在200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在工作中必須把握好的幾個重大問題:“必須堅持創新驅動”,“必須堅持城鄉統籌”,“必須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必須堅持內外協調”,“必須堅持以認為本”。中央政治局在2008年4月又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題,舉辦了第五次集體學習。應該說,十七大以后,全黨上下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及如何推進轉變等方面,從認識和實踐上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進入2008年,各種大事、要事、難事接踵而至,從年初的雨雪冰凍災害,“5.12”汶川特大地震,到成功舉辦奧運會,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重大影響,對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的提出了重大考驗,而在經濟領域的真正考驗才剛剛開始。


相關專題

分享到:
(責編:孫琳、王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