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密1937年"十二月會議"上 毛澤東被“孤立”的原因

■羅平漢
2012年11月17日14: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三、“十二月會議”上毛澤東的“孤立”

在聽取張聞天的報告和王明的發言后,會議進行討論,“討論中許多同志在一時難以分辨是非的情況下,不同程度地同意和擁護了王明的主張”(參見張培森主編《張聞天年譜》(修訂本)上卷,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365頁。)。

與王明一起回國的康生在發言中說,現在要內部團結,須提出下列口號:擁護蔣委員長繼續領導全國抗日,擁護中央政府繼續抗日,共產黨要幫助國民黨改造軍隊,幫助國民黨購買軍火,幫助蔣介石創設軍事工業。關於片面抗戰與全面抗戰,今后最好不用,現在最好都用反日民族自衛戰爭,不用反日民族革命戰爭。(參見張樹軍、齊生主編《中國共產黨八十年重大會議實錄》上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頁。)也有一些同志從局部情況出發,認為由於沒有實行抗日高於一切的原則,而把獨立自主提得太高,所以黨內、軍內和各地都有不利於抗戰,不利於統一戰線的思想、言論及行動。

由於王明在報告中點了劉少奇的名,說他的“小冊子提得太多”,所以劉“在會上受到了許多人點名或不點名的批評”(參見《劉少奇傳》上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第300頁。) 。12月12日、13日、14日,劉少奇在會上先后三次發言,隻得就有關問題進行辯解。劉少奇承認自己“抗戰以來對國民黨本質上的轉變估計不足”,認為現在的政府、軍隊不改造不能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因此,產生把片面抗戰與全面抗戰對立起來”的思想。“同時由於大革命的痛苦教訓,怕上國民黨的當,因此,便強調獨立自主。”劉少奇還針對王明的批評解釋說:“我們所說的獨立自主,不是破壞統一戰線的,是盡量爭取合法地位做起來的。一方面自己做,一方面利用合法,這樣便使我們自己與閻同時做,這是較好的辦法。”(參見《劉少奇傳》上冊,第300—301頁。)

12月12日,張聞天作了總結性發言,就“對國民黨轉變估計不足”等缺點作了“檢討”(參見《張聞天年譜》(修訂本)上卷,第366頁。),“承認了王明所指摘的某些所謂‘錯誤’”,但他同時又認為,對於統一戰線問題,自西安事變以來,基本上是正確的,並獲得了許多成績﹔洛川會議提出的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方針是基本正確的,會議確定的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基本上也是正確的,今后紅軍游擊戰還是主要的,有利條件下進行運動戰。華北工作一般路線是正確的,工作有很大的成績,統一戰線工作有進步。(參見程中原:《張聞天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年版,第401—402頁。)

在這次會議上,“唯有毛澤東作了實質上抵制王明錯誤的發言”(參見《張聞天年譜》(修訂本)上卷,第365—366頁。)。當然,毛澤東的“抵制”也是有限度的。他12月11日在發言中,也承認“抗戰發動后對國民黨的轉變估計不足”,表示統一戰線工作“總的方針要適合團結御侮”,“目前應該是和為貴”,“使國共合作,大家有利”,“我們對國民黨的態度要光明磊落,大公無私,委曲求全,仁至義盡”(《毛澤東傳(1893—1949)》,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523頁。)。毛澤東對王明的一些觀點雖然持不同意見,但由於王明的共產國際背景與當時的會議氣氛,也不可能明確提出反對意見,隻能作“基本的辯白和正面的闡述”(《毛澤東傳(1893—1949)》,第524頁。)。

毛澤東在發言中強調:“國民黨與共產黨誰吸引誰這個問題是有的,不是說要將國民黨吸引到共產黨,而是要國民黨接受共產黨的政治影響。”“如果沒有共產黨的獨立性,便會使共產黨低到國民黨方面去。”“八路軍與游擊隊應當使成為全國軍隊的一部分,但是要政治上的區別,要在政治工作上、官兵團結上、紀律上、戰場上起模范作用。”“共產黨在八路軍出動后,政治影響更擴大。在全國群眾中組織力量雖不夠,但不能看數量少,在群眾中力量是大起來的。”關於王明在發言中所肯定的章乃器的“少號召多建議”主張,毛澤東仍堅持自己的觀點,他說:“章乃器說少號召多建議,我們是要批評的。這是隻適宜國民黨現時狀況。我們要在政治上有號召。”(參見《毛澤東傳(1893—1949)》,第524—525頁。)

12月12日,毛澤東在會上再次作了發言,重點講戰略問題。他說:抗日戰爭總的方針是持久戰。紅軍的戰略方針是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在有利條件下打運動戰,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一部。獨立自主,對敵軍來說我是主動而不是被動的,對友軍來說我是相對的集中指揮,對自己來說是給下級以機動。總的一句話:相對集中指揮的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洛川會議決定的戰略方針是對的。(參見《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頁。)

由此看來,盡管毛澤東與王明在國共關系等問題上確實存在分歧,但毛澤東並沒有對王明的主張明確加以“抵制”或“斗爭”。實際上,毛澤東既認可了王明的一些提法,如承認對國民黨的轉變估計不足,但同時又用各自表述的方式,堅持自己原有的觀點,如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戰略方針等。當然,堅持自己的主張,在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種“抵制”或“斗爭”。

毛澤東后來在談到這次政治局會議時說:“十二月會議上有老實人受欺騙,作了自我批評,以為自己錯了”,“而我是孤立的。當時,我別的都承認,隻有持久戰、游擊戰、統戰原則下的獨立自主等原則問題,我是堅持到底的”。又說:“遵義會議以后,中央的領導路線是正確的,但中間也遭過波折。抗戰初期,十二月會議就是一次波折。十二月會議的情形,如果繼續下去,那將怎麼樣呢?有人說他奉共產國際命令回國,國內搞得不好,需要有一個新的方針。所謂新的方針,主要是在兩個問題上,就是統一戰線問題和戰爭問題。在統一戰線問題上,是要獨立自主還是不要或減弱獨立自主﹔在戰爭問題上,是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還是運動戰。”(參見《毛澤東傳(1893—1949)》,第524—525頁。)據李維漢回憶,“十二月會議”后,毛澤東曾對他說:“我的命令不出這個窯洞。”(李維漢:《回憶與研究》上冊,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443頁。)

說自己的命令“不出這個窯洞”多少有些夸張,但這次會議上沒有人去明確反對王明主張的那一套,也是事實。與會的彭德懷在其自述中曾這樣說:“當時,我沒有真正地認識到毛澤東同志路線的正確性,而是受了王明路線的影響,在這些原則問題上模糊不清。”“在會上並沒有支持毛澤東同志的正確路線,也沒有擁護或反對王明的錯誤路線,是採取了一種模棱兩可的態度。”(《彭德懷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5頁。)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