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體悟鄧小平論旅游的戰略思考

■杜一力
2012年11月27日15:4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二、鄧小平論旅游最不易之處在於具體論及到旅游產業自身規律中幾乎所有主要問題,是一個系統的旅游經濟思想。

經過35年的發展,我們逐步形成了旅游業的理論體系。凡主要旅游理論認識得到深化的時候,我們都會回憶起鄧小平當年提出的理念,感受到他的超前認識:一是關於旅游業的產業性質﹔二是關於旅游綜合性產業的特征要求﹔三是旅游業改革的先導性、突破性和整體推動性﹔四是旅游業作為服務業的基本要求和一系列規范要求﹔五是旅游業富民、擴大就業等功能﹔六是旅游業規劃和開發中的獨特性和綜合性要求﹔七是旅游業宣傳促銷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八是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文化資源保護的重要關系,這每一個方面的內容在當時都具有解放思想的強大沖擊力。通過旅游業35年實踐的認真落實,回頭看,這些要求就是中國旅游業的基本經驗,說明鄧小平提出這些要求的時候對旅游業有整體思考。同時,這些指示和要求又非常具體和可操作。比如他在要求北京發展旅游要把環境搞好時,就具體到要多種樹,要植草,不要露黃土。在講到要以旅游為依托發展地方特色產品時,就具體到要很好地發展竹木手工生產,搞些好的竹編工藝品,每件收幾個美元﹔祁紅、綠茶,搞小包的,賣幾個美金﹔文房四寶,要包裝得好一些,搞成一套一套的,這樣可以多賣些價錢,等等。細致入微,令人感動。

三、鄧小平論旅游最感人之處是無處不在的對旅游人的激勵和對祖國山河的無比熱愛。

“旅游事業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 (《鄧小平論旅游》,第5頁。)鄧小平的這句話既是提要求也是勵志鼓勁﹔他提出100億美元的創匯指標,是要求也是目標激勵,激發了旅游人為國家做大事的激情和熱情。他說“黃山是發展旅游的好地方,是你們發財的地方”,“你們要有一點雄心壯志,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 (《鄧小平論旅游》,第9、10頁。),是對徽州地區同志的激勵,也有對黃山風光的激賞。鄧小平到各地考察都要看看名山大川和歷史文化,他對祖國的熱愛溢於言表,這是偉人情懷。鄧朴方在紀念黃山講話30年時說:“游覽黃山,是父親鄧小平幾十年的願望。” 還說:“父親是一個喜歡游歷的人,他的足跡幾乎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名山大川。他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珍視祖國的自然資源和環境。”鄧小平在考察峨眉山時也曾說:“大自然是不同尋常的課堂,也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 (《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652頁。)鄧小平論旅游論的都是旅游經濟,事實上他對旅游經濟的倡導是建立在對旅游社會文化價值的深刻理解之上的。

(責編:孫琳、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鄧小平紀念網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