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宋慶齡與近代中國首批官費留美女生

朱玖琳
2012年11月28日08: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世紀》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宋慶齡1907年在上海留影

眾所周知,在人生觀、世界觀養成的關鍵時期,宋氏三姐妹均在美國留學,這段經歷在她們的人生軌跡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宋慶齡曾在各種場合談到她的留美經歷,她曾經說:“我在美國度過我的青年時代,受過美國偉大的民主傳統的熏陶,它已經成為我生活中偉大的力量之一。”

但是,由於研究的欠缺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人們很少知道宋慶齡是近代中國首批官費留美的女生之一,更不清楚宋慶齡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如何成為最早的官費留美女生的。

一、父親宋耀如未雨綢繆

宋慶齡的父親宋耀如(1861 -1915)本身也是“海歸”,在美國生活了7 年(1878 - 1885), 從一名無知少年成長為一名接受了美國高等神學教育、要讓上帝之光照亮黑暗中國大地的有志青年。回國后,他作為基督教監理公會在華布道團的一員,先后在昆山、七寶巡回傳教,后因不滿於布道團負責人林樂知的高壓和歧視而退出“監理公會在華布道團年議會”,從地位較高的“巡行傳道”自降為“本處傳道”,在川沙傳教,不久即徹底退出了布道團。

雖然退出了布道團,但宋耀如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終生都在恪守基督徒應盡的義務。在近代中國歷史大潮的推動下,他逐漸從一個“土洋人”轉變為一名愛國者、革命者,不僅幫助孫中山從事反清大業,還從基督徒的角度為中國爭自立,號召基督徒投入到救國運動中,在現實社會中實現《聖經》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和博愛的精神。在家庭中,他遵循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倫理,對子女不論男女一視同仁,並尤為重視培養女兒們自尊、自立和自愛,經常對她們說:身為女人不應妨礙自己成為祖國有成就、有作為的公民。

在大女兒藹齡尚未滿14 周歲時,宋耀如向美國大學好友、監理公會在華傳教士步惠廉尋求幫助,請求他幫助藹齡到美國讀書。步惠廉為他介紹了其家鄉佐治亞州梅肯市的威斯裡安女子學院。該校屬於監理公會,是世界上第一所經特許專為女子開辦的學校,時任院長杜邦·桂利上校是步惠廉的摯友。善良的“步好人”(教民們對歩惠廉的昵稱)不僅為宋藹齡爭取到了桂利院長的入院許可,還於1904 年5 月偕全家回國休假時,在妻子病重的情況下,依然遵守對宋耀如許下的諾言,帶上藹齡一起啟程赴美。歩惠廉因妻子病情垂危而中途滯留日本,他把藹齡托付給了另一對監理公會傳教士夫婦,但他們並沒有盡到責任,藹齡經歷了很多曲折,但最終還是在一位熱心的女傳教士和曾為其父母証婚的李德牧師幫助下,順利上岸。歩惠廉在把病故的妻子安葬在橫濱后亦隨后趕來,帶著藹齡抵達梅肯。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