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中國工人運動史和中國共產黨歷史,林祥謙是為革命事業最早犧牲的中國共產黨人之一,二七運動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最早的具有重大影響的工人運動之一。從這個角度來說,林祥謙的犧牲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黨和人民高度評價林祥謙和二七運動。1923年毛澤東對安源工人說:“林祥謙是個堅強的工人領袖,為了革命,犧牲了自己。”1927年武漢70萬民眾舉行二七運動4周年紀念大會暨二七烈士紀念碑奠基儀式。1958年毛澤東為江岸樹立的紀念碑題詞:“二七紀念碑。”1963年朱德為林祥謙烈士陵園題詞:“二七烈士永垂不朽!”1992年江澤民為林祥謙烈士陵園題詞:“弘揚二七烈士不屈不撓的精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每個民族都需要英雄,每個時代都離不開英雄。英雄是時代的衍生品,也是時代的響應者。他們不僅需要鋒芒畢露的勇氣,更需要先進的思想、九死不悔的情懷。那一座座庄嚴肅穆的紀念碑石雖能傳達英雄感召,卻不如他們鮮活的人生篇幅來得深刻,倍受敬意。歷史的帷幕早已在拉開與卷起中不斷翻新,每個時代都在波瀾壯闊的運動中用力,用力誕生下屬於自己的英雄。英雄無語,英雄有心。他們在歷史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值得每個世人尊重及學習。而如今我們這樣和平的新時代,更需要不斷學習英雄,這樣才能產生更多的英雄。
林祥謙從一個普通的學徒工人,成長為一名堅定的工人運動領袖和優秀中國共產黨員,除了歷史的因緣際會,還因為他在成長中不斷錘煉形成的英雄本色。林祥謙的英雄本色,突出體現了追求光明、不斷進步的精神,敢於斗爭、不怕犧牲的精神,勇於奉獻、團結向上的精神,勇當先進、忠誠自覺的精神。我們學習林祥謙,就是要學習這些英雄本色。
站在時代的角度看,林祥謙的英雄本色是與黨的先進性、純潔性,與“福建精神”緊密相關的。歷史和現實,黨性與福建地域文化性在林祥謙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統一,這是福建的驕傲。今天,在林祥謙誕辰120周年之際,廣大福建干部群眾應重溫英雄的崇高品格,為迎接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八大,建設更加和諧、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福建盡責履職,這是對英雄最好的紀念。
(執筆:鐘兆雲 易向農)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