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抗美援朝戰地記者追憶:板門店停戰談判採訪

■ 羅昆禾
2013年01月10日09: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史博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有幸被選中赴朝採訪

1953年6月,隨著朝鮮戰爭雙方談判接近達成協議,中共中央宣傳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決定組織記者團去開城採訪。

我當時在西北軍區人民軍隊報社當記者。6月初的一天上午,社長方唯若找我談話,告訴我被組織選入赴朝記者團,到開城參加停戰談判採訪。得到消息,我興奮得幾天沒休息好。雖然我1937年10月從河北任丘縣入伍,抗日戰爭時期一直跟隨賀龍在一二○師當記者,解放戰爭時期又隨彭德懷從事新聞報道,但現在要到戰火紛飛的朝鮮採訪,心情還是格外激動。

我到北京報到后了解到,記者團由京津滬各大報社選派的61名記者組成,由解放軍總政宣傳部新聞處的邢石操帶隊。《人民日報》有李千峰,《光明日報》有方明等,軍隊記者有我和沈陽軍區的楊清宇。女記者有三位,兩位是天津《大公報》的,一位是新華社的。

記者團在北京集中后,乘火車到了安東(今丹東)。在安東休息、准備了三天,主要工作是看地圖、材料,學簡單的朝語對話。志願軍安東辦事處根據總政的通知,給我們派來了警衛班、炊事員,辦好了護照,還配屬了4輛卡車、無線電器材、軍用地圖、槍支和糧食等物資。

6月22日下午,我們乘坐卡車過了鴨綠江。朝鮮邊境檢查站查驗了護照后,記者團一行便進入了朝鮮境內。

我們之所以敢在白天行軍,是因為新橋(原橋被炸毀)附近的防空炮火密集,加之敵我雙方開戰兩年多以來,中國空軍日趨強大,三八線以北的制空權已在我方手中,附近機場的我方戰機可隨時升空,敵機已不像戰爭初期那麼囂張。雖說比過去安全多了,但我們仍然小心翼翼,生怕路上出差錯,出發前就做好了防空觀察、疏散等預案。

由於工兵和當地群眾的維護,公路比較平坦,也沒有敵機扔下的定時炸彈、鐵三角之類的破壞物。司機又是老手,夜間隻開小燈就可以在公路上飛馳。車過新安州后,看到許多群眾都在路邊搭棚、挖洞而居。

新安州是朝鮮的蜂腰部,在志願軍把美軍趕過三八線后,他們又想重演仁川登陸故技,妄圖在清川江口一帶登陸,從背后攻擊志願軍。毛主席早料到了這一手,他在一次國務會議上說:“好吧,打就打吧。”有人說就他這淡淡一句話,就把敵人嚇退了。其實,志願軍做了充分准備,調集了重兵,組成西海岸指揮部,深溝厚壘,構筑了堅固工事,准備把來犯之敵消滅於灘頭,敵人見此才沒敢輕舉妄動。

新安州是座小城,與平壤、介川、陽德都是美軍轟炸的主要目標。介川給我的印象最深,那座城內到處都是一個個直徑約一丈的彈坑,樹木隻剩下斷裂的樹樁。美國恃強凌弱,以這種殘暴的手段對付平民,讓我們特別憤慨。

我們一行路上的食宿,都受到當地居民的關照。當炊事員把米飯送來時,朝鮮阿媽妮就用大銅碗端來酸菜。這種菜微酸,味道十分鮮美。有位記者對阿媽妮說:“高麻斯米大(謝謝)!”阿媽妮一聽,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我們帶有朝鮮幣,雖然阿媽妮婉拒,但我們嚴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按價付錢。志願軍入朝時,毛主席曾諄諄告誡:“尊重金日成同志的領導,不動朝鮮一草一木。”我們記者團當然也要遵守。

我們一路上沒碰到敵機的騷擾。快到開城時,大家都鬆了一口氣,顯得特別激動,有人大聲吶喊,有人引吭高歌。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