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元發中將與一野猛虎第六軍
第六軍前身部隊是西北野戰軍第六縱隊。該縱隊組建的時間雖然較晚,於1947年10月中旬成立,但其所屬的教導旅、新編第四旅在西北野戰軍中都是大名鼎鼎,被譽為“西北另一隻虎”。這兩支部隊都是有紅軍基礎的老部隊。教導旅早先是紅五軍團部隊,有紅一軍團的領導骨干,抗戰時期分散戰斗在晉察冀軍區幾個主要軍分區部隊﹔新編第四旅有紅四方面軍第四軍第十二師的領導骨干和部分連隊,抗戰時期的骨干部隊是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的第七七一團,為我軍著名的紅軍團。抗戰后期,這兩支部隊分別組建為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第二旅和新編第四旅,奔赴延安,拱衛黨中央。教導旅旅長是羅元發,新編第四旅旅長是張賢約。
在縱隊成立之前,教導旅和新編第四旅分別打了不少硬仗、惡仗,無論是西華池攻堅戰、金盆灣阻擊戰,還是青化砭、羊馬河、蟠龍三戰三捷,再到沙家店圍殲戰,這兩支勁旅都有上佳的表現,戰術運用得當,戰績可圈可點。尤其是在延安保衛戰的金盆灣阻擊戰中,以教導旅和新編第四旅為主,與數倍之敵激戰7晝夜,粉碎了蔣介石企圖用3天攻佔延安的美夢,出色地完成掩護中央機關撤離的任務。羅元發也一戰成名,爾后成為西北野戰軍和第一野戰軍的優秀戰將之一。
第六縱隊成立之后,羅元發和張賢約分任正、副司令員,隨即率部參加第二次攻打榆林。在宜川戰役中,以主力會同第三縱隊圍攻宜川城,以一部兵力在宜川西南的鐵龍灣地區參加阻擊、圍殲馳援宜川的國民黨整編第二十九軍,擊斃其第九十師師長嚴明,俘第二十九軍參謀長劉振世以下3300余人。
第六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軍之后,隸屬第一野戰軍第二兵團,教導旅改稱第十六師,新編第四旅改稱第十七師。數月后又組建第十八師,該軍的整體力量得到壯大。羅元發任軍長,張賢約任副軍長。參加1949年春季戰役時,在大荔攻堅戰中,殲敵兩個多團。在扶眉戰役中,第六軍殲國民黨軍3400余人。在蘭州戰役的總攻戰中,攻佔皋蘭山主峰營盤嶺,並迅疾進入市區,殲國民黨軍3100余人。在向河西走廊進軍中,先后收編起義、投誠的國民黨軍5200余人。最后,向新疆進軍。第六軍在保持番號五年零七個月的時間裡,轉戰於陝西、甘肅、新疆地區,進行大小戰斗200余次,為解放西北及保衛邊疆,建設邊疆作出了重大貢獻。因戰功顯著,第六軍成為第一野戰軍和全軍戰斗力很強的王牌軍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