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 下午,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彭真、彭德懷、鄧小平等,在中南海頤年堂聽取李富春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匯報。當匯報到新產品問題時,毛澤東說:許多新產品都是在沿海工廠生產,可見沿海工業作用很大,應充分利用。沿海老工廠加以適當擴建,投資少,見效快。又說:農民的收入每年必須有所增加,就是說,百分之九十的合作社中百分之九十的人收入應有增加。現在的危險是基建投資太多了,非生產性的建設也多了,農民是負擔不起的,這勢必妨礙個人的利益,秋后個人不能增加收入或增加很少。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七年輕工業投資的比重稍有增加是好的,第二個五年計劃輕工業投資的比例還要看看這兩年農業實際的增產情況。總之,向蘇聯學,但也不能完全照搬。
4月19日 下午,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真、彭德懷、鄧小平等繼續聽取李富春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匯報。毛澤東再次強調必須充分利用沿海工業。他說:不僅原有的輕工業絕大部分在沿海,就是造船、機械、鋼鐵、水泥、化工等重工業也多在沿海,也必須充分利用。他指出,三個關系都必須很好地解決,即:沿海與內地關系﹔輕工業與重工業關系﹔個人與集體關系。真想建設內地,就必須充分利用沿海﹔真想建設重工業,就必須建設輕工業﹔真想搞好集體所有制,就必須搞好個人所得。談到農業增產問題時說: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步驟要慎重,不能破壞了精耕細作。現在的危險是忽視個人利益,如果不注意個人收入問題,就可能犯大錯誤。命令主義和減少農村副業也是錯誤的。應該把積累、個人收入、發展副業、糾正命令主義都納入規劃之中。為此,四月底要召開一次省委書記會議。毛澤東提出“兩個萬歲”的口號,說:共產黨萬歲,民主黨派也萬歲。他們可以看著我們,這也是一種民主。共產黨有兩怕,一怕老百姓,二怕民主人士。
4月20日 下午,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真、彭德懷、鄧小平等繼續聽取李富春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匯報。毛澤東批評了一種說法“如果沒有蘇聯的援助,中國的建設是不可能的”。他說:這種思想是不對的。當奴隸當慣了,總有點奴隸氣,好像《法門寺》戲裡的賈桂一樣,叫他坐,他說站慣了。列寧反抗了第二國際,才取得了俄國革命的勝利,我們抵抗了第三國際的錯誤,才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當然,第二國際、第三國際性質是根本不同的,第二國際不革命,第三國際有一時期革命太過火了。他說:重工業是重點是無可爭論的。但如果把輕工業建設投資比重定得不恰當,輕工業定低了,就是立志不想搞重工業。要搞重工業就要適當增加輕工業的投資。除了輕工與重工,沿海與內地,個人與集體,地方與中央幾個關系,還有經濟與國防的關系。減少些國防,多搞些工業,正是為了國防。毛澤東針對在經濟建設中可能出現盲目性指出:提出又多又快之后,可能產生盲目性,如在杭州開會時,有些省要種的紅薯太多,就無辦法處理。工業也可能有此情況。過去我們要他們提高,現在又要他們壓縮。
4月21日 下午,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真、彭德懷、鄧小平等繼續聽取李富春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匯報。毛澤東說:農業機械化,實行一部分之后,還要看看情況,再考慮發展程度。人總是比機械會做工作,廣東潮州每畝產量兩千二百斤,有的國營農場每畝產量才一百多斤。一拖一拉一百多斤,不拖不拉兩千二百多斤。關於戰時和平時工業生產的互相轉化問題,毛澤東說:學兩套本事,在軍事工業中練習生產民用產品的本事,在民用工業中練習生產軍事產品的本事。這個辦法是好的,必須如此做。關於地方工業,毛澤東說:應立兩條法律,一讓地方搞,二不拿走。地方工業,中央部委在技術上、規劃上、供產銷平衡上還要管。還說:群眾的事業由群眾自辦,也要加以限制,要分期分批來辦,不要七年到十二年的事在一二年內解決。最后毛澤東說:匯報得好,下了工夫摸了一下,總結了經驗。過去沒有這些經驗,現在總結了這些經驗,可以發到各部各省市去。今后每年都要你們匯報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