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陳雲的民生建設觀

陳國裕
2013年02月20日10: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二、以民為本是民生建設的根本動力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動力,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是歷史發展的目的。這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創造歷史的一個根本觀點。陳雲的民生建設觀是對這一根本觀點的具體而生動的詮釋,或者說以民為本是陳雲高度重視民生建設的內在動力,其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民群眾是社會的主體,是歷史的真正英雄

陳雲認為,人民群眾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主體力量,隻有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支持和堅決擁護,革命和建設事業才能獲得成功﹔他還認為,群眾的實踐是我們黨的認識和智慧的源泉,有了問題必須在群眾中去討論,到群眾中去尋找,隻有群眾才能討論出在當時當地解決問題最適當的辦法﹔陳雲還多次指出,沒有人民就沒有英雄,離開群眾是沒有什麼諸葛亮的。這些觀點是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基本思想的自然引伸,更是陳雲在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的切身體會與經驗總結,也是他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還是他注重民生建設的思想理論源泉。

(二)堅持為人民服務,樹立為群眾“當差”的思想

陳雲認為,隻有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脫離了人民群眾,不為人民謀利益,而是為私利活著,就有變質的危險﹔他還認為,我們要在老百姓面前負起責任,人們說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子孫,是否對人民盡了責任,可以考驗誰是優秀子孫﹔陳雲還提出了共產黨員要有為人民群眾“當差”的思想,所謂“當差”,就是為老百姓做事情,為人民群眾服務。馬克思和恩格斯要共產黨人做人民的“公仆”,而不可當人民的“老爺”。陳雲用“當差”二字,通俗地表達了這一深刻意識。陳雲正是用他的一生,譜寫了他自己為中國人民“當差”的歷史,為全黨樹立起一位人民公仆為人民而鞠躬盡瘁的高大形象。

(三)維護人民利益,改善人民生活

陳雲認為,群眾的利益和需求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共產黨人想問題、辦事情,心中要始終有人民群眾,這是個根本立場問題﹔陳雲認為,利益有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之別,要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現實利益服從長遠利益,但時刻不能忘記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黨的每項工作都能為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陳雲認為,革命的目的是為了勞動者有吃有穿,而且要吃的較好,穿的較好,強調黨和政府搞

經濟建設以及各項工作的最后目的,就是為了保障和改善人民的生活﹔陳雲認為,搞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兼顧人民生活,強調“一要吃飯,二要建設”,在安排好人民生活的基礎上進行建設,在遇到經濟困難時,尤其要注重解決好這個問題。20世紀60年代初全國連續三年發生自然災害,人民群眾生活極度困難。陳雲通過調查研究,向中央提出:糧食沒過頭,應省吃儉用﹔組織副食品供應,吃是第一位的﹔安排好日用必需品生產﹔壓縮購買力,精簡機關干部和城市人口下鄉,緩解運輸緊張等5項建議以減輕缺糧給人民帶來的災難。那時,陳雲對群眾的實際生活需求做細致調查研究,主張增加豆腐、魚和肉的供應。他對這三種產品市場供求情況進行深入調查,提出增加供應的具體措施。這些措施雖然是無奈中的盡力而為,但實行的效果卻是顯著的。為了增加豬肉的市場供應,他還就養豬業的各個環節開展細致入微的調查,提出了發展養豬業,必須鼓勵農民多養豬,而且要以私養為主、公養為輔。中央將陳雲的調查報告轉發各地。很多地方堅持了養豬生產的正確發展方向,調動了農民養豬的積極性,增加了豬肉供應,增加了肥料,促進了糧食增收,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緩解了糧食供應緊張的問題。陳雲對民生建設關心重視的拳拳之心,於此可見一斑。

(四)樹立群眾觀點,走好群眾路線,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

陳雲一貫堅持毛澤東提出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認為群眾觀點是立黨的根本﹔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他主張,必須相信群眾、依靠群眾,遇事和群眾商量,通過與群眾商量,集中群眾的經驗和智慧,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他一再強調要善於聽取不同的意見,還要准備聽壞話,准備挨罵,不怕群眾意見多,就怕群眾不說話,必須誠懇地接受群眾的批評和監督,對工作中的錯誤應歡迎群眾多提意見。每個黨員和黨組織如果脫離了群眾的監

督,就有變質的危險﹔必須向群眾學習,才能領導群眾前進,群眾是革命的基礎,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共產黨要領導群眾前進,必須首先向群眾虛心學習,了解群眾的心聲,集中群眾的智慧,制定正確的政策,帶領群眾前進。陳雲認為,共產黨員為了黨的事業和民族振興,必須同群眾同甘共苦,這是革命戰爭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堅持與群眾同甘共苦,就要堅持防止和克服官僚主義,如果黨脫離了群眾,蒙上了官僚主義的灰塵,就有滅亡的危險。陳雲不僅這樣思考和倡導,而且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克己奉公、一心為民的高風亮節。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陳雲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