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陳雲的民生建設觀

陳國裕
2013年02月20日10: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新疆黨史》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物質資料的生產與消費,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這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的一個基本觀點。民為國本,人民的生計大於天。民生是發展之源、社會之基、為政之要,它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國家的昌盛興衰,事關社會的進步和諧,任何時候、任何情況都不可掉以輕心。

以“為人民服務”為立黨宗旨的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極其重視中國人民的民生問題,傾注最大的熱誠和心血來解決這一關系中國人民生存發展的基本問題。不論是在硝煙彌漫的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全面執政后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民生建設始終是中國共產黨奮斗歷程中永恆不變的主題與主線。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把保障與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民生為本、民生重要、民生優先成為新時期黨治國理政最鮮明、最突出的特點。

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陳雲是一位作出過特殊貢獻、發揮過特殊作用的領袖人物。毛澤東曾引用“國難思良將,家貧念賢妻”的古語來贊許他。作為黨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陳雲在長期革命和執政的實踐中,對黨、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貢獻﹔在思想理論建設上,注重總結經驗,長於理論思考,對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建立了豐功偉績。他長期領導全國財

政經濟工作,高度重視民生建設,致力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從根本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生建設思想。回顧陳雲關注和加強民生建設的光輝實踐,學習他的民生建設觀,對於新時期新階段進一步推進民生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踐行好黨的宗旨,依然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服務人民是民生建設的本質要求

中國共產黨是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如果離開了所代表的階級和群眾,黨的先進性就無從談起。也就是說,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是建立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礎上的。陳雲是我們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典范,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堅定倡導者和踐行者,為人民服務是他的民生建設觀的核心價值和本質要求。他畢生求實,始終把群眾的冷暖放在首位,不斷從群眾的實踐中汲取營養和力量。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從一定意義看,黨的工作就是民生工作。陳雲的民生建設觀的核心價值包含了

三個基本點:

(一)了解群眾、依靠群眾,是黨開展工作的前提條件

早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陳雲就提出,在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之下,黨得以生存和發展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深入群眾,取得群眾的信任和保護。“愈是我們與群眾聯系廣泛,群眾組織更加擴大,黨和群眾組織就更能取得群眾的掩護,更不易遭受敵人的襲擊。”[1]陳雲從他的革命實踐中深深地體會到,中國共產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靠的是依靠群眾。有了群眾的支持,就能無往而不勝。東北解放戰爭之初,陳雲負責中共南滿分局工作,面對南滿嚴峻的政治、軍事形勢,陳雲思考的重點是如何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問題。陳雲認為,發動群眾是建立東北根據地的關鍵,是一切工作的中心。他明確指出:“改變敵我力量對比,主要的辦法是發動群眾,增加我們的力量。“要站住腳,就得有群眾。”“有了群眾,一切好辦,可以有軍隊,清除土匪,經費供給也有來源。沒有群眾,一定失敗,死無葬身之地。”[2]實踐表

明,隻有了解群眾、依靠群眾,得到群眾的信任和保護,黨、軍隊、政權才能生存和發展。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同樣必須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陳雲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