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親民·調研·律己

劉少奇勤政愛民、清正廉潔二三事

(山西)李春發

2013年02月22日11:4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劉少怡聽從劉少奇的規勸,一直在家鄉務農。劉少奇1961 年回鄉調查時,還曾特意去看望了她。

劉少奇對每個子女都傾注著深沉的父愛,但這份父愛絕不表現為嬌慣孩子,而是特別注意在生活上給孩子們降低水准,從不讓他們搞特殊。

劉少奇的子女劉平平、劉源、劉亭亭都在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就讀過。他的警衛員看到個別首長的孩子上學下學都有小汽車接送后,也就接送過孩子們幾次。

這件事劉少奇知道后,對王光美和警衛員們說:“不要讓小汽車接送孩子,可以坐公共汽車嘛!”吃飯時,他又對孩子們進行了教育。

以后,寧肯小車閑著,也不讓孩子們乘坐。

盡管學校離家不算很遠,但為了培養孩子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劉少奇后來還要求他們在學校食宿。每逢周六下午,由一位老師傅騎著木板包廂的三輪車,把劉家的三個孩子及其他人家的孩子一起接回中南海。同車的還有住中南海西門對面靈境胡同的陳賡大將的兩個孩子。這位老師傅每周一早晨再把這一群孩子送回學校上課。

當劉源上到三年級后,劉少奇提出:“孩子大了,應該讓他們鍛煉自己乘車上學。”朱德、譚震林都認為劉少奇的這項提議很好,大家便決定停了三輪車,給孩子們買了公交車月票。從此,孩子們就自己到中南海西門偏南的車站,先乘14 路,然后再轉乘10 路公共汽車上學了。

在學校裡面,同學們都不知道劉平平、劉源源、劉亭亭等的爸爸、媽媽是做什麼的,他們所有檔案裡的父母一欄都填的是化名。劉少奇和王光美不許孩子們講出來,子女們也就不敢講出半個字。有一次,在音樂課上,劉源沒帶課本,音樂老師就給他的媽媽打了一個電話,說:“你把課本送來。”王光美二話沒說,趕緊騎上自行車從中南海趕過來送課本。王光美就是這麼一個隨和的人。隻要她不忙,她就會到學校去給孩子們開家長會,特別配合學校和班裡的工作。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劉少奇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