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駛向“可愛中國”的彼岸
1945年抗戰勝利后,中國社會面臨著建立什麼樣國家的斗爭。國民黨蔣介石集團一意孤行,堅持獨裁和內戰的方針。但這時的中國共產黨,經過血與火的洗禮,已經發展成為有120余萬黨員和120余萬軍隊的大黨,根據地面積近100萬平方公裡,人口近1億。此后,經過三年氣勢磅礡的人民解放戰爭,摧毀了國民黨反動政權,基本上完成中國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最主要的歷史任務。在解放戰爭期間,各階層人民(包括中間階層)很快從事實中看出,這場戰爭不只是國共兩黨誰勝誰敗的問題,而是幾代中國人所夢寐以求的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中國能否最終實現的問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日益傾向於支持人民革命,曾在一部分民主人士和中間階層中有過影響的“中間路線”(即“第三條道路”)的政治主張,迅速走向破產。中國民主同盟、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九三學社、中國致公黨、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等,都明確表示參加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立場。
1949年10月,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這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在中國近代史上,懷抱各種主義和信仰的政黨似乎都相信自己擁有未來,但為什麼恰恰是中國共產黨掌握了未來呢?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內有一批又一批的“方志敏們”,懷著“可愛中國”的夢想,堅守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前仆后繼,舍生忘死,使夢想變成現實,使信仰發揮偉力,從而使中華民族駛向“可愛中國”的彼岸,開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中國夢”的歷史新紀元。
■勿忘為實現“可愛中國”犧牲的先烈們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提出修建人民英雄紀念碑。這座紀念碑的正面鐫刻毛澤東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背面是毛澤東起草、周恩來題寫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有無數革命先烈為實現“可愛中國”的夢想拋頭顱,洒熱血:從舉行“刑場上的婚禮”的革命情侶周文雍、陳鐵軍到慷慨就義的李大釗,從留下《可愛的中國》的方志敏到狼牙山五壯士,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雖然這些烈士的生活年代不同,革命事跡也不一樣,但他們都是“人民英雄”,都是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
據統計,從1921年到1949年,在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犧牲的有名可查的烈士就達370萬。這個驚人的數字,折射了中華兒女為了實現“可愛中國”夢想所付出的巨大犧牲。這些為夢想和信仰而犧牲的先烈,值得我們永遠紀念和緬懷。
(作者分別為: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