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沿著復興路,共圓中國夢,中華民族近代以來“逐夢史”之

在救亡圖存的奮斗中求索“可愛中國”

李穎  程美東 黃黎
2013年03月04日08:34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的《青年雜志》(1916年改名為《新青年》)發刊詞中提出了“新鮮活潑之青年”的六條標准:自由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

  1922年7月,黨的二大通過的宣言,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即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立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1935年5月,方志敏在獄中所寫的《可愛的中國》,描繪了未來“可愛中國”的藍圖:朋友,我相信,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淒涼的荒地。

  1940年2月,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綱領,勾畫了新民主主義社會的藍圖:不但要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為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

  ■“可愛中國”寄托著無數中華兒女的夢想

  1935年1月,時任紅10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方志敏在北上抗日途中因叛徒出賣被捕。他在獄中寧死不屈,寫下了《清貧》《可愛的中國》等文稿,表達了他對革命的堅定信念和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並描繪了未來“可愛中國”的藍圖。他在《可愛的中國》中這樣寫道——

  “朋友!中國是生育我們的母親。你們覺得這位母親可愛嗎?我想你們是和我一樣的見解,都覺得這位母親是蠻可愛蠻可愛的。”

  “不錯,目前的中國,固然是山河破碎,國弊民窮,但誰能斷言,中國沒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呢?不,絕不會的,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

  “到那時,中國的面貌將會被我們改造一新。所有貧窮和災荒,混亂和仇殺,飢餓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及那慢性的殺滅中國民族的鴉片毒物,這些等等是帝國主義帶給我們可憎的贈品,將來也要隨著帝國主義的趕走而離開中國了。”

  “朋友,我相信,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淒涼的荒地!這時,我們民族就可以無愧色的立在人類的面前,而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地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的攜手了。”

  可以說,方志敏烈士所描繪的“可愛中國”,寄托著無數中華兒女的夢想——這就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從1919年五四運動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這段歷史時期裡,為了實現“可愛中國”這個夢想,李大釗、夏明翰、楊靖宇、劉胡蘭等千千萬萬個烈士,獻出了寶貴生命﹔為了實現“可愛中國”這個夢想,以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為代表的革命者,他們中許多人出身於相對富裕的家庭,但他們不計個人得失,殫精竭慮,奉獻了一生。

(責編:王新玲、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