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早晨,“前指”列車沒有開飯,大家又嚼了些黃豆。快到中午時,突然又飛來了一架敵機,大家急忙下車隱蔽,但敵機掠空而過,又是一架偵察機。“前指”列車自哈爾濱出發,到彰武已經行駛了兩天兩夜,敵機都在白天出現,多半是偵察機。在我的記憶裡,“前指”列車一路幾遇空情但都為遭到轟炸掃射, “前指”列車在彰武停到10月4日上午,還沒有向前開的跡象。我們猜想,所以不開,可能是被廖耀湘西進兵團所阻,但又一想也不可能。從前方發來的電訊我們知道,我軍的五縱隊、六縱隊,在遼沈戰役一開始,就已經開到彰武、新立屯地區。“前指”列車在彰武絕對安全。但這時,我又想到華山發來的電訊,其中寫道“某將軍形容當時處身南北夾擊之中的嚴重情況說,我們隻准備請一桌客,蔣介石卻一下子來了三桌客人……。而“前指”列車二日到彰武時,蔣介石也到了沈陽,可能影響了“前指”列車繼續向前行駛。但這僅僅是我的猜測,到了下午,情況突然有了變化。總務通知開飯,大家都下了車。飯后,楊庚社長把大家叫到一起,告訴大家,“前指”決定分成兩個梯隊,前梯隊是司令部,和政治部有關部門,由林彪、羅榮桓、劉亞樓、譚政帶領到錦州前線。后梯隊是政治部一些部門,包括文工團留守處,由組織部部長杜平帶領到赤峰執行任務。新華社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跟前梯隊到錦州前線﹔一部分隨后梯隊到赤峰。楊庚宣布了隨前梯隊走的新華社報務、機要人員名單,我被編到前梯隊。
1948年10月4日天黑后,“前指”秘密列車開出了彰武車站。凌晨,抵達南下錦州最后一個車站阜新。列車進站時,車站沒有燈光,四周漆黑一片。“前指”人員全部下車后,車站上出現混亂,從阜新到錦州鐵路沒有修復,前梯隊改乘汽車開往錦州,車隊很快開出了車站,新華社乘坐的一輛美式中吉普。緊緊地跟在前梯隊車隊后面。
從阜新到錦州,當時的路程大約有140公裡,汽車沒開燈,在黑夜中沿著崎嶇山路行駛,從凌晨行駛到第二天中午,於1948年10月5日上午到達距錦州三十余公裡的一個小村庄——牤牛屯。小村庄不大,看上去隻有三十幾戶人家,一條小河流過村庄。新華社電台就架在這個村庄一個老百姓家裡。1948年10月5日后,錦州這塊自古被稱為“山海要沖”的咽喉之地戰火開始激烈,大地在顫抖,仿佛天空在燃燒。夜間照明彈把天空照的透亮,白天炮火硝煙,將天空彩雲染成黑色,兩種命運展開了激烈的決戰。僅僅九天,1948年10月14日,在牤牛屯,新華社東北野戰軍總分社電台,向全國及全世界發出一條消息。錦州前線15日電:東北野戰軍解放戰略重振錦州,殲敵十二萬。俘敵將領及師級以上軍官已查出36名。
錦州被攻下后,“前指”並未離開牤牛屯,過了14天,新華社電台在牤牛屯又發出一條消息,遼西前線28日電:遼西圍殲戰徹底勝利。全殲敵精銳5個軍。5天后,新華社東北野戰軍總分社在向沈陽進行途中,在黑山發出最后一條消息。新華社沈陽前線2日下午7時急電:東北野戰軍今日完全攻克沈陽,東北全境已慶解放。1948年11月3日晚,東北野戰軍“前指”經新民進入沈陽。
遼沈戰役是東北戰場最后一仗,已經過去了六十五年,這是一頁歷史的暴風雨,最輝煌、最耀眼、最閃爍,將是我們永遠記得的日子。回顧1948年9月30日,從雙城堡駛向錦州前線的“前指”秘密列車,車上的人如今都已經進入歷史,活著的也進入暮年。但在那個歷史時刻,參加這場熱血淋漓戰爭的東北野戰軍將士,他們的名字都將記載在這一頁斑斕清史上,足以傳世。他們用血和生命鑄就的53天。東北人民永遠忘記不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