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秘密列車——憶遼沈戰役“前指”南下錦州

李炳侯
2013年03月22日10:1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史頻道“網友園地”欄目向全國網友征稿>>>征稿形式與要求】

人一生走過無數的路,有的路走過就忘了,而有的路卻能記一輩子。1948年9月30日,我隨東北野戰軍遼沈戰役前線指揮所秘密列車,從雙城堡出發,沿西滿交通線駛向錦州的路,什麼時候想起來都膽戰心驚,難以忘懷。

我是1948年8月,遼沈戰役准備期間,從長春前線東北野戰軍十二縱隊,調回到哈爾濱新華社東北總分社的。八月下旬,又從東北總分社調到為報道遼沈戰役組成的新華社東北野戰軍總分社。這個時候,東北野戰軍與東北軍區已經分開,還沒有組成遼沈前線指揮所。大戰在即,各項准備工作正加緊進行,新華社東北野戰軍總分社也不例外,社長楊庚是延安新華總社,日本投降后派到東北的資深記者,他帶領新組成的東野總分社譯電,報務住進哈爾濱南崗東北軍區招待所,關起門來編譯密碼工作,和設置電台與前方部隊新華社支社電台聯絡時間、呼號波長信號。東北野戰軍發起遼沈戰役在沒有打響前是絕對保密的,在前方雙城堡的東北野戰軍作戰指揮機構,從1948年7月底決定打錦州之日起,到9月12日錦州打響,期間嚴密封鎖消息,林彪也沒有開過一次軍事會議,野戰軍13個縱隊的司令員,也都蒙在鼓裡,向錦州方向調動的部隊,師級以上電台一律關閉,“前指”向部隊下達的所有行動命令,在部隊向錦州開進過程中,全是派參謀人員到部隊口頭傳達。這期間在東北戰場幾乎很平靜,敵人始終不知道我軍意圖。 “前指”秘密列車從雙城堡開出后,入夜時抵達哈爾濱火車站。這時,駐在后方哈爾濱的“前指”政治部、新華社東北野戰軍總分社,在組織部長杜平、秘書長王闌西帶領下,也到達了哈爾濱火車站,上了“前指”秘密列車。“前指”秘密列車大約有30幾節,前十幾節是司令部各處,林彪、羅榮恆、劉亞樓、譚政在前十幾節車廂中間,后十幾節車廂是政治部,依次是,杜平為部長的組織部,肖向榮為部長的宣傳部,錢益民為部長的保衛部,和他兼任部長的聯絡部,何偉為部長的民運部,王闌西為秘書長的秘書處,以及后勤處、衛生處,還有一個文工團。新華社因有電台、發電設備、密碼箱子,被安排在后面一節車廂。全體人員和設備都上了火車后,快到凌晨時,火車悄然開出了哈爾濱火車站。這時車上有人喊:“再見了,哈爾濱!”,也有人喊:“再見了,雙城堡!”喊聲引起車上不少人的共鳴。

東北野戰軍的基礎,是在日本投降后,來自山東羅榮恆率領的六萬三千八路軍,李遠昌率領的一萬三千八路軍,黃克誠、洪學智率領的三萬五千新四軍,上述這些部隊,包括車上的林彪、羅榮恆、劉亞樓、譚政,和司令部的各處長,政治部的各部長,中下級干部,以及來自南方鄉音不同的新四軍官兵,除了在東北參軍的青年外,在東北三年解放戰爭中都是喝著鬆花江水,吃著哈爾濱、雙城堡供給的小米飯,度過了最初的艱苦歲月。在北滿站住了腳,而后逐漸壯大起來。就連車上許多高中級干部的妻子,都是在哈爾濱、雙城堡找的。現在離開了,都產生一股眷戀之情。

(責編:王新玲、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