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走近中共六大:代表如何在白色恐怖下趕赴莫斯科?

李穎
2013年03月28日09:23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中共六大會址究竟在莫斯科哪裡,會址現狀如何?

關於中共六大會址,國內一般隻含糊地說在莫斯科近郊一座舊式貴族庄園,而具體到村鎮名稱則有“茲維尼果羅德鎮”(位於莫斯科西北部)和“五一村”(位於莫斯科南部)兩種說法。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參加六大的許多當事人,如周恩來、瞿秋白、李立三、蔡和森、王若飛等,在回憶六大時,隻簡單地說在莫斯科召開,或者說在莫斯科近郊召開,而沒有說明詳細地名。就是記述較為詳細的張國燾,也在《我的回憶》一書中寫道,記不得六大會址的名字了,“這所過去屬於貴族地主的庄園,雖已陳舊,但還可以看出一些富麗堂皇的痕跡,附近還有一個國營農場和一些零零落落的農舍,阡陌蔥綠,呈現著莫斯科郊外的初夏景色。”

關於“茲維尼果羅德鎮”說,最早出自盛岳所著《莫斯科中山大學和中國革命》。這本書是1971年在美國出版的,1980年中國現代史料編刊社內部翻譯出版發行。盛岳在“中山大學和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一章中專門談到六大會址。書中寫道:“一個出席黨的六大的東方共大學生回憶說,大會會址是在塞列布若耶,是莫斯科近郊茲維尼果羅德鎮不遠的一座鄉間別墅。這座鄉間別墅原來是沙皇時代一個地主的財產,它的名字的意思是‘銀色別墅’,因其白牆在陽光下光耀奪目而得此名。”

盛岳於1926年至1930年由中共北京市委選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和工作。1934年,他在上海被捕后叛變,全國解放前夕逃往海外。《莫斯科中山大學和中國革命》一書是近40年后寫的。他在書中也稱,不得不大部分依靠記憶,其妻秦曼雲“對關於黨的六大那一章所作的貢獻尤為可貴”,因秦當時是從中山大學調去參加黨的六大准備工作的學生之一。但秦自己則說,她連六大會址附近火車站的名稱都記不得,“畢竟已事隔40年”。

由此,國內眾多著述在介紹中共六大會址時,大多借用盛岳書中的說法,甚至對會址及其周邊場景的描述都完全相同或相似。隻有極少部分著述採用“五一村”的說法,如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關系史稿》就認為,中國共產黨第六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郊外那羅福明斯克城附近的波烏麥斯基村舉行”(“波烏麥斯基”即是“五一”的俄語音譯——引者注)。

1999年9月,筆者參觀過中共六大會址。清楚記得,當時的路牌上標的就是“五一村”。在俄羅斯網站上查找中國國內革命戰爭的歷史資料,也說中共六大在五一村召開。

同時,盛岳書中對中共六大會址及其周邊環境的描述,符合我們參觀的五一村中共六大會址特征,而具體地名不符,估計是那位“出席黨的六大的東方共大學生”搞錯了,或者是由於年代久遠,盛岳本人或是其妻記錯了。並且,雖然兩種說法所稱的地點名稱不同,但所用的圖片卻是相同的,事實上都是五一村中共六大會址的三層樓。因此,關於中共六大會址的爭議,應當說可以釋疑了。

后經努力,終於找到了三份能夠明確証明中共六大在五一村召開的原始檔案文獻:《米夫給皮亞特尼茨基的信》(1928年6月19日)、《周恩來在黨的六大軍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報告記錄》(1928年6月27日)、《布哈林在中共六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1928年7月19日)。這三份檔案落款都是“莫斯科州納羅法明斯克地區五一村”(見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譯:《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書》第7卷)。

如今,六大會址庄園大門的兩根柱子殘跡仍在。在歲月長河的侵蝕中,這個曾經輝煌的俄羅斯舊式貴族庄園,日漸破敗和衰落。3年前,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時,向時任俄羅斯總理普京提出,在中共六大會址建立紀念館,得到普京熱情支持。3年來,在普京和俄羅斯政府關注和推動下,在雙方共同努力下,這一願望今天變成了現實。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責編:楊麗娜(實習)、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