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密:黃維與廖運周的恩怨情仇

 
○楊  飛(陝西)
2013年04月03日14: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見面后,兩人越聊越投緣:首先,廖運周的哥哥廖運澤是黃埔一期生,和黃維同學﹔其次,廖運周的確是一員猛將,來前剛在茨芭山襲擊了日軍輜重隊,黃維遂對其動了惺惺相惜之情。而廖運周此次前去見黃維,也是懷著一定目的的:當時國民黨軍中像十八軍這樣有建制炮兵的部隊不多,因此,他希望能向黃維借幾門火炮打擊日軍。得悉廖運周來意后,黃維故意測試了一番廖運周的炮兵科技術知識,結果十分滿意,便仗義解囊,借了8門炮給廖運周。

廖運周由於拜見黃維,耽誤了行軍時間,當他帶著借來的8門炮返回部隊時,才猛然發現友軍部隊已經提前開拔,自己的部隊面臨著孤軍對敵的嚴峻局面,不禁驚出了一身冷汗。

為急脫離危險,廖運周率領六五六團速西撤。急行軍之后,部隊到達了箬溪以西的小坳。在這裡,他遇到了先行到此的三二八旅旅長辛少亭,兩人經過商議,決定在此向猛追不舍的日軍殺個回馬槍。黃維借給他的8門大炮由此派上了用場,而廖運周也就此“一炮走紅”。

廖運周選擇的伏擊戰場是湖北、江西兩省交界處的兩山之間的一個坳口,公路在這裡拐了兩個急彎呈S型,中間是一座十幾米高的小高地。當時,國民黨軍在小坳本來駐有部隊,不料聞知日軍即將殺來,守軍先已膽寒,遂望風而逃,將這一塊殺敵立功的有利地形棄之不顧。更為可恥的是,其倉皇逃走時,竟然置高地后面的彈藥庫而不顧,那裡儲存著上萬發炮彈。也該上天有眼,讓廖運周部先行趕到,得以用遺留的炮彈痛擊日軍,不然若日軍得此彈藥補充,不知又會有多少中華民族的英雄因之而捐軀。

為加強伏擊的火力,辛少亭給廖運周調來了4門迫擊炮,然后交代了一下,便與廖運周握手告別,帶著旅部人員先行撤走了。六五六團原有從黃維處借來的8門炮,加上這4門炮,伏擊的勝算就更大了。一時間,部隊作戰熱情高昂,全團官兵很快按照戰斗部署,進入了伏擊陣地。

入夜后,緊追六五六團不放的日軍二十七師團前衛部隊緩緩地進入了伏擊圈。幾輛日軍坦克在前開路,后面則是長長的日軍車隊。一時間狼煙滾滾,鐵甲轟鳴聲響成一片。待其進入伏擊圈后,隨著廖運周的命令,六五六團的12門火炮頓時將一顆顆復仇的炮彈射向了日軍車隊。

正義的炮聲振聾發聵,山川大地都為之顫抖。日軍走在前面的坦克首先被擊毀,前進的道路被堵,后面的車隊頓時成了炮兵的獵物。炮手們沉著操作,彈無虛發。一時間,日軍的軍車一輛接著一輛中彈起火,亂成一團的日軍士兵被炸得血肉橫飛,短短的公路成了埋葬他們的墳場。氣急敗壞的日軍架起機槍,卻連個中國士兵人影都看不到,隻能盲目地四處掃射。

次日,廖運周看到伏擊戰已取得成功,便及時撤出戰斗,率領部隊向西追趕主力。是役,中國軍隊以雜牌軍的一個普通團遲滯了日軍一個完整的師團一天多的時間,擊毀日軍20余輛坦克(含部分戰車),數十輛載重汽車,殲滅數百名日軍,而自己卻無一名士兵傷亡,創造了一個奇跡。

這場漂亮的伏擊戰很快便在武漢外圍各戰場上引起了轟動效應,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達特別嘉獎令,稱贊廖團“戰果輝煌”。廖運周一戰揚名,黃維也因為伯樂識人而名噪一時,兩人關系遂突飛猛進。不久,廖運周在黨的指示下干脆脫離湯恩伯投入黃維門下,成為黃的“心腹”將領。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