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密:黃維與廖運周的恩怨情仇

 
○楊  飛(陝西)
2013年04月03日14: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1948年11月6日,震驚中外的淮海戰役爆發,英勇的人民解放軍將60多萬國民黨軍分割包圍在淮海戰場上。蔣介石被迫放棄撤兵淮河以南的計劃,緊急調動部隊准備與解放軍在徐州地區進行決戰。8日,集結在河南確山、駐馬店地區的黃維兵團開始東進,試圖增援淮海戰場。廖運周任師長的一一○師當時隸屬於黃維兵團,故亦由湖北戰場向淮海一帶運動,增援徐州戰場。代表共產黨的廖運周與代表國民黨的黃維之間的較量,由此揭開序幕。

24日,解放軍出於戰略目的,主動放棄南坪集。黃維誤認為解放軍已被“擊退”,便令所屬各軍積極偵察,准備繼續向宿縣攻擊前進。驕橫的黃維萬萬想不到此時大批解放軍正向南移動,並已佔領蒙城,切斷了黃維的后方補給線。其整個兵團已經鑽進了解放軍的袋形包圍圈。待其察覺出解放軍的意圖,准備實施突圍時已為時過晚。解放軍全面出擊,很快便完成了對黃維兵團的合圍。

解放軍筑地堡,修交通壕,把黃維兵團的12萬人馬壓縮在以雙堆集為中心的縱橫十幾裡的狹窄區域,開始由運動戰向陣地戰轉變。自然,在這裡面也有著廖運周的一份功勞,因為正是他將國民黨軍的機密情報源源不斷地送於解放軍,才有了我軍的及時決策和出擊。

為保証自己的嫡系十八軍和第十軍不受損失,黃維將一一○師調歸兵團部直接指揮,擔任搜索敵情的任務。但隨著黃維兵團突圍的受挫,一一○師也跟著跑了不少冤枉路。黃維讓一一○師一會兒向東南搜索,一會兒向東北掩護,折騰到最后,廖運周發現,一一○師的師部竟然和黃維兵團的司令部同住在雙堆集附近的一個村子裡。

26日午后5時許,黃維派人找來剛從前線回來的廖運周,對其說道:“剛才空軍偵察報告說,今天午后3時敵人對我兵團的包圍圈已經形成,他們正在構筑工事。你有什麼主張?”廖運周料定黃維必有新的打算,就敷衍著說:“司令官有何決策?盡管下命令,我師保証完成任務。”果然,黃維說:“我想乘敵立足未穩,打它個措手不及。因此,決定挑選4個主力師,齊頭並進,迅猛突圍。”

廖運周馬上意識到黃維這一招很毒辣:雖然黃維兵團已被包圍,部隊有些消耗,但該部畢竟裝備精良,建制也還完整。而解放軍立足未穩,一旦黃兵團4個主力師拼力突圍,真有讓它跑掉的危險。同時,廖運周也意識到這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好機會,他記起中野劉鄧首長要自己在最有利的時候發揮最大作用的指示,暗想眼下正是機會,必須立即舉行戰場起義,打破黃維的突圍計劃。想到這裡,廖運周說:“司令官的決策英明。我們師請求打頭陣,願當開路先鋒!我們既然能攻佔共軍堡壘式工事和河川陣地,現在突破他們臨時構筑的掩體,當然不在話下了。我請求立即回去准備行動。”黃維沒想到廖運周這樣支持自己的決策,對他又是夸獎又是鼓勵。

廖運周隨后便將黃維兵團的突圍計劃送到解放軍指揮部,並把自己決定率部起義的計劃也同時報告。為避免戰場上誤會,他還提出請解放軍前沿部隊在一一○師突圍的左翼讓開一個口子,等一一○師過去后再把口子封上。中共經過慎重考慮,批准了廖運周的這一計劃。

考慮到一一○師兩翼皆為敵軍,恐怕對起義不利,廖運周又一次面見黃維,對其說道:“4個師齊頭並進,我軍手中就沒有了預備隊。我建議用3個師,把第十八軍的主力師留在兵團預備隊,這樣司令官手中就有了機動兵力,可隨時策應第一線作戰。讓我師先行動,如果進展得手,其他師可迅速跟進,擴大戰果。”黃維的本意也是要廖運周打頭陣,犧牲一一○師,讓兵團突出包圍,聽了廖運周的話,正中下懷,他禁不住滿口稱贊:“還是老弟有辦法,危難見真心,板蕩識忠臣。廖老弟,隻要你突圍出去,我黃某不會虧待你的。”

黃維同意了廖運周的方案,他還對廖運周慷慨地說:“廖老弟,你要什麼就給你什麼,坦克、榴彈炮隨你要。”接著,黃維又命令在一邊的兵團副參謀長韋鎮福通知空軍調飛機配合一一○師的行動。

廖運周心裡暗喜,說:“我已經派了幾個便衣深入敵后,進行偵察,如果發現有空隙的結合部,我們就利用夜間提前行動。”黃維又把廖運周贊揚了一番,連說:“好,好,有機會就前進,要當機立斷。”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