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浴血長征路的“御林軍” 解密紅軍干部團

2013年04月03日14:2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激戰通安州

所謂通安州,其實就是金沙江西岸25公裡處的一個鎮子、川南邊界上的小商埠。小鎮位於山頂,居高臨下,地勢險要,據此可直接控制皎平渡口。

負責金沙江防務的是四川軍閥劉文輝的侄子、第二十四軍第一旅旅長兼川康邊防軍副司令劉元瑭。此人自作聰明,認為紅軍主力不會從皎平渡過江,走通安至會理的正道,而可能由巧家渡江,經寧南攻西昌﹔還可能以一部兵力由姜驛方向直攻會理。因此,他將該旅第二十八團擺在會理東路,第三十團擺在會理西路。隻派了第二十九團劉北海營前往通安,協助當地的江防大隊防守金沙江。他自己則帶第二十九團(缺一營)和師直特務連、工兵連作為預備隊駐扎會理城內。

5月4日這天早晨,干部團前衛五連一馬當先,直奔通安。在離通安不遠的山隘口處,與敵江防大隊遭遇。

敵第二十四軍參謀長張伯言后來回憶道:“江防大隊不戰而潰,劉北海營和紅軍對抗,傷亡過半,退到通安后方據險抵抗。劉元瑭聞訊,即率會理所有部隊向通安馳援。”

當五連乘勝窮打猛追,將敵劉北海營攆到通安鎮北的一把傘附近時,劉元瑭帶著第二十九團兩個營和特務連、工兵連火速增援上來,又把五連擠出通安鎮。

五連撤到鎮外的一個小山頭上不久,陳賡率干部團主力趕到,調整兵力,與敵展開激戰。由於敵我兵力懸殊,丁秋生帶一營雖然一度攻到鎮中心的小街上,卻又被敵人打退回來。打到將近黃昏,敵我雙方仍僵持不下。

陳賡見敵陣前地域開闊,火力凶猛,不便正面進攻,決定改變打法。

這時,宋任窮帶三營氣喘吁吁地趕到,他焦急地向陳賡通報情況說:我們又搞到一條船,現在共有7條船了。大船一次可渡30人,小船可渡11人,一晝夜能渡萬把人。但是原定分別從龍街渡和洪門渡渡江的紅一、紅三軍團在當地沒找到民船,那一帶水深江闊也無法架橋。因此,軍委決定紅一、紅三軍團全部趕到皎平渡過江。一小時前中央機關已經趕到,正在渡江。如果拿不下通安州,敵人反扑,中央危險。劉伯承同志再一次強調:這是一次關系重大的戰斗,干部團必須不惜一切犧牲,堅決消滅敵人,佔領通安州,保証全軍順利渡江。

陳賡當即調整部署,命二營正面強攻,一營、三營向右翼迂回,由側面包抄攻擊。

劉元瑭所部雖隻有1個團,但該團3個營加直屬隊,共2000余眾。而原本1000多人的干部團,幾仗打下來,隻剩下不到800多人,明顯處於劣勢。

然而,這群個個頭戴鋼盔、腰纏手榴彈的紅軍精銳,將所有的步槍都上了刺刀,以一對三,毫無畏懼。為給身后數萬紅軍打開一條生路,干部團主力再次投入決定性一戰。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