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9位中顧委的片斷故事:王平智斗江青 陳再道的"三不"性格

(北京)黎 虹

2013年04月19日10: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胡喬木與毛主席的結緣

胡喬木從1941 年到1965 年給毛主席當了24 年的政治秘書。我從1979 年到1984 年給胡喬木當過5 年秘書。

喬木同志1987 年到中顧委任常委后,我又為他服務了5 年,直到他1992年去世。喬木同志是如何與毛主席結緣的?我曾就這個問題多次向他問起,他也陸續向我講了一些情況。

概括地說,是一篇文章引起毛主席對喬木的注意﹔“三本黨書”、一個“歷史決議”、 80 篇文稿,使毛主席對喬木越加器重。

一篇文章,是指喬木1939 年為紀念五四運動20 周年,在《中國青年》上發表的《中國青年運動中的思想問題》。陳伯達看后很欣賞,就推薦給毛主席。毛主席看了說:“喬木是個人才。”從此時起,毛主席就把喬木記在心裡了。1941年2 月的一天,中共中央秘書長王若飛突然來到大貶溝找喬木談話,說毛主席的秘書周小舟被派往冀中地區當宣傳部長去了,毛主席身邊人手不夠,決定調你去當秘書。喬木聽了有些顧慮,說:“給毛主席當秘書,我怕當不好。我可從來沒有做過秘書呀!”王若飛說:“這可是毛主席親自點的將啊!”喬木不好再說什麼,很快就從大貶溝搬到楊家嶺毛主席身邊去了。

“三本黨書”是指《六大以來》《六大以前》和《兩條路線》。毛主席把這三本書稱之為“黨書”。喬木說:我剛去主席那裡不知道做什麼。我看到主席在親自校對《六大以來》的清樣,就說:我來干這個事吧。毛主席說:你可是找對任務了。毛主席又說:校對工作很難,一定要認真。這不是一般文字上的校對,還要看看六大以來的重要文獻,包括正確的與錯誤的,有無遺漏,編輯是否合適。喬木接手后,在毛主席的指導下,用了8 個月的時間,這本匯集了518 篇文獻、共280多萬字、分上下兩卷的書,終於在 1941 年出版。對此,喬木回憶說:“編《六大以來》,使總結歷史經驗得到了一個武器。把黨的歷史文獻編出來,使正確的和錯誤的對照很明顯,一些犯“左”傾路線錯誤的同志看了口服心服。”由於黨內高級干部對這本書普遍反映很好,毛主席又於1942年初指定喬木和陶鑄負責,再編一本《六大以前》。因為有了前一本書的經驗,這本書很快就完成了。《六大以前》共收文獻184 篇,分上下兩卷。緊接著,毛主席又要喬木在這兩本書的基礎上,再編一本針對性強、篇幅又不太長的《兩條路線》。喬木出手很快,1943 年8 月正式動手,一個月后於9 月5 日印出。毛主席對這三本書評價很高,他在1943 年9 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說:“現在黨內的主要危險是鬧獨立性,我們強調黨的一元化領導。”“1941 年5 月,我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毫無影響。6 月后編了黨書,黨書一出,許多同志解除武裝,才可能召開1941 年九月會議。大家才認識10 年內戰后期中央領導的錯誤是路線錯誤。”胡喬木后來也說,通過編書,得到了毛主席的教誨,對他個人的成長幫助很大,使他全面系統地了解了黨的歷史,比較准確地把握了毛澤東思想,並為后來參與起草歷史決議奠定了基礎。

一個歷史決議,是指1945 年6 月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據喬木說,這個歷史決議的起草工作從1944 年5 月開始啟動,中央決定成立黨內歷史問題決議准備委員會,由任弼時召集,成員有:劉少奇、周恩來、康生、張聞天、彭真、高崗。這項工作由任弼時主持。他先后寫了三稿。到第三稿時,毛主席要喬木參與修改。喬木把原來的7 個問題歸納成4 個問題,全文從1 萬字壓縮到7000 字。后來因任弼時忙於別的事情,毛主席就請張聞天在喬木修改的基礎上改出一稿。從1945 年春天開始,毛主席又在張聞天稿子的基礎上做了7 次大的修改,喬木從旁協助。毛主席重新恢復了喬木寫的框架,從政治(包括軍事)上、組織上、思想上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除了“政治上”由毛主席親自改寫外,“組織上”和“思想上”在毛主席指導下,由喬木負責改寫。決議草案提交七中全會討論期間,胡喬木又根據大家提出的意見進行修改,最后交給毛主席定稿后提交六屆七中全會通過。應該說,胡喬木對黨的第一個歷史決議的形成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80 篇文稿,是指胡喬木同志從1941 年6 月至1949 年2 月進入北平之前寫的社論和評論,已收入他的文集。實際上不隻80 篇。據胡喬木說,這些社論和評論,多數是毛主席出題目,由他寫出后交毛主席修改。開始修改得較多,后來逐漸掌握了主席的思路和文風,改得就比較少了。特別是1946 年4 月為《解放日報》寫的社論《駁蔣介石》,主席隻改了標題,內容一字未改。該文駁斥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上的講話是制造謊言,把撕毀東北停戰協議和政協會議協議的責任全部推到共產黨身上,為全面發動內戰做准備。原來的標題是《駁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議上的講話》,毛主席把“在”以后的幾個字刪去,變為《駁蔣介石》。喬木說,這篇社論還引發了一段故事。1946 年夏天,毛主席在湖南的老師符定一(原湖南高等師范學校校長,解放后任中國文史館館長)應邀去延安。符老對毛主席說:《駁蔣介石》這篇文章,立意新穎,主題鮮明,文風潑辣,在國民黨統治區影響很大,是否出於毛主席的手筆?毛主席說:“這是我的秘書喬木寫的。”符即提出,我一定要見見喬木。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