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一個你不知道的陳毅——風流儒雅話陳毅

散 木
2013年04月28日14:1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史博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在老一輩革命家中,陳毅以一代儒將著稱。在他身上所體現出的風流儒雅格外濃烈。於是,這也成為了他的一個鮮明印記。
 

早年的學習經歷


  “我五歲開始在家鄉的私塾裡識字讀書”,“六歲半讀完《四書》”,“小時候我記憶力很好,讀書三遍就能背誦”。這是陳毅分別於1942年3月在根據地對國際友人羅生特的信中和1952年對妻子張茜講的。

  他還說:自己“九歲時,隨父親移家成都,找了一個私塾老師,學唐詩、宋詞、《詩經》。以后辛亥革命爆發,我在成都上學,曾讀過馮舉人為校長的高等小學,還經常向學館裡的裴老師請教,聽他講課,寫文章請他改。這段時間,讀了《古文觀止》《古文辭類纂》《千家詩》《唐詩集解》以及《西游記》《封神榜》等書籍,奠定了文化基礎”。繼之,“我在成都上過幾個小學,后來跨進了一所甲種工業學校學習工科(先是成都工業講習所,后是成都甲種工業學校。他還回憶說:在那裡,‘學習自然科學,對國際形勢有了一些了解’。當時陳毅還在成都青年會學習過英文)。但那時我實在的興趣是集中在政治和文學方面。辛亥革命以后四川連續不斷的軍閥內戰,引起我對於政治和社會問題的注意,而我少年時代的家庭教育和我在成都遇見的幾個精通中國文學的老師,以及成都四周富於文學藝術史跡的自然環境,又把我推上傾心於文學的道路”。這是陳毅自述其早年求學的經歷,以及他早年思想形成的背景。

  那時,陳毅還為自己取了一個名字。他說:“那時我對中國文學的興趣很濃,最喜歡讀蘇老泉的文章,他字明允,為此我自己取名為陳允明。”

  陳毅還回憶說:“在甲種工業學校讀了兩年,因家道中落,不能繼續讀下去了,便去報考熊克武開辦的四川講武學堂。”然而,在“數學考試時,我同座的張某不肯真心相助,弄了一個錯誤的草稿給我抄,以致不及格而落榜”。這是說當年陳毅偏科,數學不好,考試時“作弊”,旁人的草稿卻是錯誤的,導致他落了榜,因此無緣在講武學堂學習。“落榜后,我曾想去當兵,但家裡不允許。后來正好吳玉章辦的留法預備學校招考,我和大哥陳孟熙都考取了,這倒是上次落榜的好處。那是一九一八年,我十七歲。”

1919年,陳毅赴法國勤工儉學。其過程是:“十月到馬賽,同年底到巴黎,一直到一九二一年十月回國。在這兩年中,我開始研究社會主義理論,並注意當時俄國革命的情形,同時廣泛地閱讀法國的文學作品,特別喜歡盧梭和雨果的著作。”


  值得注意的是,陳毅旅法時期開始大量進行文學創作,當時他的文學作品如詩歌,以及通訊、雜感等,陸續發表於上海、北京的報刊,儼然成了一個文人。

  1923年春,陳毅回到重慶,在《新蜀報》任主筆。這年秋天,他又赴北京,在中法大學讀書。后來他回憶說:“這時期,我仍然沒有放棄對於文學的愛好。我從事翻譯法國的文學作品,也另用筆名寫了許多詩歌和小說。我企圖用馬列主義的觀點來影響中國的文學。我曾經發表過下面幾篇文章:(一)論勞動文藝﹔(二)對羅曼 羅蘭及其英雄主義的批評﹔(三)對法朗士的批評﹔(四)對巴爾比士著作的介紹﹔(五)在列寧逝世紀念日與徐志摩的爭論。”這是一段特殊的經歷,也是陳毅才華橫溢的青年歲月,他已經十分自覺地將馬克思主義融入文學創作和評論當中,也是他投入革命實踐之初的熱身和練筆。

  陳毅對此還回憶說:“當時,黨的經費困難,黨員要資助黨,還要幫助困難的同學。我隻好賣稿子,和鄭振鐸等文化人發生了聯系。但報館撰文常苦於無固定的收入,生活很清苦。”陳毅當年的文稿,多發表於《小說月報》和《晨報》的副刊《文學旬刊》《晨報副鐫》,一些政論性的文章則多發表於邵飄萍創辦的《京報》及其副刊《民眾周刊》《京報副刊》等,此外還有《烈火》半月刊。

【更多內容請進入黨史頻道】        

組圖:建國以來歷次大地震回顧

毛澤東第一次給妻子楊開慧寫情詩:虞美人·枕上

毛澤東游泳趣事:81歲高齡最后5次游泳

馮玉祥最后歲月:與蔣介石徹底決裂及遇難"真相"

解密:粟裕在黃橋戰役中做的三道“數學題”

解密:漫談人民軍隊 陸軍歷史上的“軍”

【新書推薦】葉永烈《他影響了中國——陳雲全傳》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陳毅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