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3年毛澤東挽蔡母葛健豪
1919年夏,蔡和森動員母親、妹妹以及向警予等女青年赴法。葛健豪非常贊賞並同女兒蔡暢以及向警予等青年,於同年秋離開長沙,前往上海,踏上了赴法勤工儉學之路。
1920年2月2日,葛健豪等人安抵巴黎,7日到達蒙達尼。由於當時法國的男女學生不同校,她和女兒蔡暢,以及向警予等女生入了蒙達尼女子中學。
在法國勤工儉學的4年生活中,葛健豪主要經歷有這麼幾個方面:
一是刻苦攻讀法文。她一切從頭學起,勤奮刻苦,使得她到法國后不久,不僅能說得一口較為流利的法語,而且能閱讀法文報紙,成為學校的一名優等生。
二是極力支持兒女的自由結婚。到法國不久,兒子蔡和森與向警予在頻繁的接觸中,由純潔的同志感情發展成了真摯的愛情關系,於1920年5月,結成為“向蔡同盟”﹔其間,女兒蔡暢也在法國同李富春結了婚。他們兄妹的自由結婚,在當時的中國青年中產生過深刻的影響,許多青年“以向蔡做首領”,實行了不要婚約的自由結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