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一生堅信共產黨的愛國民主人士冷遹

王榮
2013年05月15日13:5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二、冷遹延安之行,對中國的前途有了深刻和嶄新的認識,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的了解,並逐步在政治思想上實現了“升華”和“蛻變”。民建響應中共“五一口號”, 冷遹參加人民政協會議,出席開國大典,成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的摯友。

1.延安之行

1945年7月1日,冷遹與黃炎培等6位參政員訪問延安。冷遹親眼目睹了中國共產黨的施政政策和解放區的成就,接觸和認識了大部分的中共中央領導人和高級將領,並與毛澤東多次面談。毛澤東贈送冷遹延安毛毯一條。

這次延安之行,使冷遹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新的認識,對中國的光明前途有了新的信心,鼓舞了他追求真理的勇氣,成為他一生中一個重大的轉折點。1945年7月14日,冷遹和黃炎培、江恆源聯名發表“關於不參加國民大會問題討論的書面聲明”,強烈反對國民黨不顧各方面的意見,單方面召開國民大會,並堅決拒絕出席參政會關於國民大會問題的討論,以支持中共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

1945年10月,冷遹回到鎮江。冷遹利用他身為江蘇省臨時參議會議長的合法身份,繼續從事愛國民主運動,支持和掩護鎮江地區地下黨組織的革命斗爭。

2.參加人民政協會議和開國大典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民主建國會於1948年5月23日通過“贊成中共五一口號,籌開新政協,成立聯合政府”的決議。這個決議標志著民建的政治立場、政治綱領的轉折。它實際上宣布了民建放棄了最初成立時“不右傾,不左袒”的中間路線,在國共兩黨之間的激烈斗爭中,最終選擇了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共團結合作的立場。1949年,民建參加了新政協的籌備與召開。新政協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和包括民建在內的各民主黨派一起,開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新紀元。

1949年9月,冷遹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並以民主建國會代表身份參加會議和開國大典,毛澤東親自到車站迎接他。冷遹被安排在觀禮台就座,臨到大典即將開始,周恩來總理特派王艮仲邀請冷遹先生上天安門城樓觀禮。冷遹親眼目睹一個由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誕生了,作為一個經歷了長期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見証人,他更加堅信一個真理 ——“隻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這句話也成為他與友人、與家人談論的中心議題。

(責編:王新玲、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