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中國成立后,冷遹心情舒暢,精神煥發,投身新中國建設,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兼華東水利部長、中華職業教育社上海分社主任、江蘇省副主席(副省長)、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兼江蘇民建主委等。無論是百廢待興、國民經濟恢復的建國初期,還是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鎮壓反革命、社會主義改造取得巨大成就的時候,還是中央決策出現失誤、處於經濟困難時期,冷遹始終堅持“跟共產黨走”的信念,矢志不渝。
1.1949年11月13日 ,冷遹回到鎮江,市黨政軍負責同志、工商聯舉行盛大歡迎會。冷遹報告了首屆全國政協會議盛況,勉勵鎮江市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克服一切困難,共同建設新中國”。
2.1956年5月,冷遹抱病參加江蘇省現代化流域性巨閘射陽閘竣工儀式,與中央水利部副部長周駿鳴一起主持了放水典禮。事后,他激動地說:“蘇北導淮工地那個場面可偉大了,幾萬到幾十萬民工隊伍,看看真叫人興奮啦!蘇北人民從此擺脫水患災難了。上百年來多少有志於修治黃河與淮河水患災害的,都沒有徹底成功。封建王朝到國民政府,不談大修水利,連預防水患也辦不好。但是他們年年都向人民攤捐派款,不少錢都被貪官飽了私囊。私人研究治理中國水患的也不乏其人,如南通的張謇和我們丹徒的劉鶚,都曾有志於此,結果也是無成。共產黨的領導好,不尚空談,注重實干,現在,多年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3.1958年,毛澤東、中共中央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 傾錯誤嚴重地泛濫起來。之后又遇到了自然災害,國家和人民遭受巨大損失。1959年的一天,冷遹與他的老友江月青相會交談。江月青對有些問題不能理解,擔心國家的命運和前途。冷遹雖重病在身,卻滿懷信心,並提到延安之行他與毛澤東“黨的失誤”的對話,希望江月青“不要氣餒,要堅信黨的領導,跟共產黨走到底”。這是他畢生的肺腑之言,是對老友的最后贈言,也是對世人、對家人的遺言——1959年8月18日,冷遹先生與世長辭。
(作者系民建丹徒區總支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