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從經典走向大眾——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的傳播及啟示

陳答才 任曉偉
2013年05月27日10: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摘要] 1939年,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誕生后,得到廣泛傳播,對中國共產黨加強自身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其中的核心觀點逐步體現到黨的建設偉大實踐之中﹔各抗日根據地不斷翻印,自發進行學習。但是,在“文革”中這一著作受到錯誤批判,這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的嚴重曲折和深刻教訓。梳理這一曲折反復的歷史過程,能夠為當代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提供借鑒: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必須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成果為前提和基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體不僅包括黨的領袖人物,還包括廣大黨員群眾,是積極互動的雙重主體。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是劉少奇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思想史上的一部經典著作。這部著作不僅包含著豐富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資源,而且在廣泛的傳播過程中推進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發展,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大眾化的有機統一和完美結合。研究其傳播及啟示,對於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具有重要意義。

一、《論共產黨員的修養》誕生后,得到廣泛傳播, 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成功典范

在馬克思主義思想史上,一部經典著作的生命力,既體現為它所具有的思想上的創新性和深刻性,又體現為它在無產階級運動中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力。《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就是這樣一部著作。它以培養黨性觀念為目標,著眼於改造黨員個體的內心世界,闡述了一整套富有中國特色的黨建理論,這是劉少奇以一個老黨員的經歷長期思考黨的思想建設的產物,是他把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實際相結合的結晶。這部著作在極大地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的同時,也極大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進程。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最初成型於1939年7月8日、12日劉少奇在延安馬列學院的專題講演。由於這一講演立足於對黨員個體內心世界的觀察和分析,因此在講演過程中引發了聽眾強烈的震撼。一位學員在回憶聆聽講演的感受時說:“劉少奇同志講解《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由於總結了歷史的經驗教訓,緊密聯系實際,教育深刻,很受歡迎。我印象最深的,是講了每個共產黨員都必須在改造世界及在進行階級斗爭的實踐中,同時改造自己。即不斷進行鍛煉、學習、修養、提高,克服自己身上存在的舊社會和剝削階級中帶來的各種毛病與缺點。並具體提出黨員要進行馬列理論上的修養,立場、觀點、方法上的修養,道德、品質及工作作風上的修養等等。完全不是指脫離實踐、閉門修養。在學習中,我曾寫了一首詩:‘征途實踐出真知,品德兼優百煉時。精琢細磨雕玉石,凌霜傲雪歲寒枝。’”(鄭星燕:《回憶延安馬列學院的崢嶸歲月》,吳介民主編《延安馬列學院回憶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109頁。)另一位學員在回憶當時的感受時也說:“少奇同志對黨內各種錯誤思想意識的表現舉例說明,對我震動很大。”“我因水平所限,當時還不能全部理解,只是對自己敲起警鐘。少奇同志所指出的一些非無產階級思想意識,自己力求克服,盡量少犯。”(李錚夫:《探索真理》,吳介民主編《延安馬列學院回憶錄》,第170—171頁。)為了進一步滿足廣大黨員群眾的學習需要,繼《解放》周刊連載了劉少奇的講演稿后,1939年11月延安新華社出版了這一著作的單行本。《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出版發行后,在傳播路徑上呈現出以下兩個方面的特點。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