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毛澤東年譜(1949—1976)》選載之四:

一九六一年的全黨調查研究

中央文獻研究室
2013年05月27日10: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同日 主持中央工作會議全體會議,會議對《中共中央關於認真進行調查工作問題給各中央局,各省、市、區黨委的一封信》進行討論。討論后,毛澤東講話,逐節介紹《關於調查工作》一文的主要內容,強調調查工作的重要性。他說:這篇文章中心點是要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建立一條馬克思列寧主義路線是很不容易的。這篇文章是為了解決民主革命的問題而寫的。第三節講反對本本主義,這裡頭包含一個破除迷信的問題。那個時候不管三七二十一,隻要是上級的東西就認為是好的。比如黨的第六次代表大會的決議,那個東西你拿來如何實現呢?你如果不搞些具體措施,是很難實現的。不要說第六次代表大會的決議有部分的原則性錯誤,即使都是正確的,沒有具體措施,沒有調查研究,也不可能實現。現在我們中央搞的文件,如果沒有具體措施也是不可能實現的。要有正確的措施,就要做調查研究工作。第六節講的內容,我看現在還有不少用處,將來也用得著。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形,不能依靠外國同志了解中國情形,或者是依靠外國同志幫助我們打勝仗。第七節講調查的技術,也就是調查的方法。要開調查會,做討論式的調查﹔調查會各種人都要﹔調查綱目要事先准備好﹔要親自出馬,從鄉政府主席到中央政府主席,從大隊長到總司令,從支部書記到總書記,都要親自出馬﹔要從個別問題深入,深入解剖一個麻雀,了解一處地方或一個問題﹔要自己做記錄。我總是不相信沒有調查會有發言權的。我們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是調查研究不夠。現在全黨對情況比較摸底了,中央、省、地各級對下面的情況比較摸底了,我看應該這樣說。我的經驗歷來如此,凡是憂愁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去調查研究,一經調查研究,辦法就出來了,問題就解決了。調查研究就會有辦法,大家回去試試看。這幾年出現的高指標等問題,總的責任當然是我負,因為我是主席。我的責任在什麼地方呢?為什麼到現在才提倡調查工作呀?為什麼早不提倡呢?而且我自己也沒有下去,搞一個公社、一個工廠的調查。為補過起見,現在我來提倡一下,今年我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講過一次,九中全會上又講了一次,這次會議還得講一次。民主革命階段,要進行調查研究,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階段,還是要進行調查研究,一萬年還是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教條主義這個東西,隻有原理原則,沒有具體政策,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正確的策略隻能從實踐經驗中產生,隻能來源於調查研究。我在一九四一年三月寫的《農村調查》的序言中,說到我自己做調查的態度,是必須恭謹勤勞,把人家當作同志對待。有了平等的態度,當小學生的態度,才能夠調查到一點東西。

3月29日 同陶鑄、陳伯達談話,了解廣東番禺縣大石公社的群眾對“農業六十條”草案的意見。同日,離開廣州。

3月31日 在停靠長沙的專列上聽取張平化匯報。張平化說:在討論“六十條”中,群眾最關心、議論最多的是食堂問題、供給部分佔多少的問題,還有“三包一獎”問題,群眾對獎勵糧食很感興趣。毛澤東說:糧食是群眾生產的,還叫什麼“獎”呢?群眾多生產的就可以多歸他們,還能拿自己生產的東西獎自己?可以不叫“獎”。這只是公社、大隊兩級干部對“六十條”的反映,也只是初步的,還沒有拿到小隊、拿到群眾中、拿到有經驗的農民中去宣讀,宣讀后會有更多的意見。這個條例草案只是征求意見,是試行,就是說還要修改還要補充。你們可要注意,這只是一個草案,要讓群眾提意見,切記不要當成一種命令去貫徹。

4月1日 到達武昌南站,在專列上同王任重談話。王任重匯報他二十七日回到湖北后進行調查研究的情況,包括社、隊規模,供給制,食堂,糧食,手工業、副業問題,還有商業問題。

4月3日 同王任重、張體學談話,主要談食堂和供給制問題。張體學從河南回來,向毛澤東反映河南的情況。

4月7日 同農墾部部長王震談話。毛澤東說:關於所有制的問題,關於公社的組織規模問題等,這方面沒有像教科書那樣發個本子,所以出了許多亂子。“十二條”隻解決了所有制問題和“調”的問題,沒有解決生產隊與生產隊之間和生產隊內部人與人之間的平均主義,“六十條”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六十條”對技術問題沒有解決。你和農業部用幾個月時間找些全國農業科學技術專家來研究一些技術問題,國營農場也來研究些技術問題。科學技術問題也要調查研究。你們就是要講科學技術,我很贊成你搞科學技術。打仗要軍事技術,生產怎麼能不學技術呢?從來我們都主張學技術,政治挂帥,就是要掌握技術。毛澤東說:在農村中真正將所有制問題改正過來,生產隊之間的、生產隊內部人與人之間的平均主義問題解決了,上面的瞎指揮完全改正過來,真正搞好了,形勢有的一年就可以轉過來,有的要二三年。二三年不搞積累,農民多生產多留,多留就多得多吃。社、隊都要有點積累,

將來定個比例。“一大二公”,公就表現在社隊有點積累。

4月8日 乘專列離開武漢,前往長沙。臨行前同王任重談話,強調要走群眾路線,要堅持兩項基本原則——等價交換和按勞分配。

4月9日 在停靠長沙的專列上同張平化談話,了解湖南群眾對“六十條”的反映及整風整社的情況。張平化說:討論“六十條”時,爭論比較多的是三個問題,食堂、供給制、糧食定購。通過參加討論,覺得自己原來對食堂的看法有些片面,原來認為好像不喜歡食堂的就是那些富裕中農。毛澤東說:才不是哩!願意參加食堂的是少數人。食堂的確存在幾個問題,用工太多,浪費勞動力嘛!浪費柴火,破壞森林嘛!還有浪費糧食。再一個就是社員不能養豬。還得兩頭搞,一頭是搞食堂,一頭是家裡開伙。湖北在群眾中討論“六十條”的時候,也是這麼幾個問題,供給制問題、食堂問題、糧食問題、體制問題,另外還有手工業問題、商業問題,集中在前面四個問題。供給制,是多勞多得,還是多勞不能多得?是平均主義問題嘛!食堂也是個平均主義問題嘛!從前我們總認為鄭州會議解決了問題,搞了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價值法則、等價交換這一套。而到現在不但沒有解決問題,供給部分還佔百分之三十,這太多了,這就違反了價值法則。

同張平化談話之后,毛澤東聽取胡喬木匯報在湘潭韶山公社調查的情況。胡喬木說:韶山各大隊討論“六十條”時,群眾最關心的有三個問題,一是超產獎勵,二是分配制度,三是食堂問題。食堂問題在目前特別突出,干部和群眾一談就是食堂問題。好些大隊反映,宣讀“六十條”時,對食堂問題群眾最欣賞的是條文中“可以不辦”幾個字。他們講了辦食堂有很多不利的方面,如肥料減少等。毛澤東說:還有浪費勞動力,破壞山林,個人不能養豬,就是廣東提的那幾條。還有一條,是不是浪費糧食的問題。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好,就是食堂的飯沒有家裡搞得好吃。他問:現在馬上散行不行呢?胡喬木說:我認為,第一現在散了比較有利,第二可以現在散。現在就是一個房子問題,鍋灶問題。還有就是省委對食堂問題搞得太死了,成了一個框框,總認為食堂在農村是社會主義的陣地,食堂萬歲等等,《人民日報》也提過這樣的口號,實際上群眾是不願意辦食堂的。毛澤東說:河北就提食堂萬歲的口號,他們說食堂多麼重要等等。有些人的思想就被這些東西束縛住了,這個意見要給省委的同志說一下。現在不是“順三七”、“倒三七”的問題,而是包五保戶、酌量照顧困難戶的問題,其他通通按勞分配。胡喬木談到群眾要求包產定死,超產部分歸生產隊所有,不然他們有幾種辦法來對付國家。毛澤東說:是的,老百姓會用許多辦法來抵制的。現在是將過去的瞞產合法化。超產獎勵問題就是要求多產多吃,按勞分配就是多勞多吃,基本原則就是這麼個原則,叫做不勞動者不得食,各盡所能,按勞分配。這裡是兩個方面,一個是生產,一個是分配。分配中又有交換,按照價值法則實行等價交換。胡喬木談到有人主張把耕牛由生產大隊所有交給生產隊所有,毛澤東說:山東也提出了這個意見。他們提出所有權和使用權結合起來,生產權和分配權結合起來,就是不贊成四權分裂,他們主張四權合一,就是說,主張小隊為基本核算單位。胡喬木說:湖南省委最近要開會,最好能夠把食堂問題作個明確解決,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也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胡喬木問毛澤東還有什麼指示?毛澤東說:就是要有真正聽群眾意見這種態度。

4月10日 到長沙蓉園同劉少奇、譚震林就農村情況交換意見。

(責編:王新玲、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