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四老帥”對國際形勢提出“真知灼見”

文/王俊彥
2013年05月29日08: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對中英美之間矛盾的基本認識

他們認為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美帝、蘇修單獨或聯合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的可能性都還不大。中蘇矛盾大於中美矛盾,美蘇矛盾大於中蘇矛盾。

對中蘇矛盾的認識:認為蘇聯把中國當成主要敵人。它對我國安全的威脅比美國大。在中蘇漫長的邊境,蘇聯不斷制造緊張局勢,發動武裝入侵,集結大量兵力。它大造反華輿論,在國際上呼號奔走,對一些亞洲國家軟硬兼施,企圖建立反華包圍圈。這都是蘇聯准備挑起侵華戰爭的嚴重步驟。但真和中國大打,蘇聯還有很大顧慮和困難。蘇聯不會對我發動大規模戰爭,中國可以從戰略上打美國牌:對於胡志明去世后9月11日舉行的中蘇首腦(周恩來與柯西金)會談,四位老帥認為,現在柯西金屈尊就教,主要原因是想同我們緩和一下,借中國壓美帝,同時也摸摸我們的底。總理請他吃了一頓飯,同他懇切地談,這是高姿態。美國情報部門限期搜集柯西金在中國3小時的詳細情況,可見美帝很著急。尼克鬆一定會急起直追。

對柯西金北京之行,受林彪思想影響較深的人認為是蘇修大舉侵華前施放的煙幕,猶如日本偷襲珍珠港前派特使去美迷惑羅斯福一樣。四位老帥緊急討論后,寫出了《對目前局勢的看法》,由陳毅定稿,9月17日報送周恩來。他們認為“國際階級斗爭錯綜復雜,中心是中、美、蘇三大力量的斗爭。目前壓倒一切的問題是蘇修會不會大舉進攻我國。正當蘇修劍拔弩張,美帝推波助瀾,我國加緊備戰的時候,柯西金突然繞道來京,向我表示希望緩和邊境局勢,改善兩國關系。其意何居,值得研究。”然后,他們提出以下幾點:

“蘇修確有發動侵華戰爭的打算”,但必須看到相當時期內“蘇修不敢挑起反華大戰”﹔“周總理會見柯西金的消息,轟動了全世界,使美帝、蘇修和各國反動派的戰略思想發生混亂。”“我們堅持打倒美帝、蘇修,柯西金反而親來北京講和,尼克鬆反而急於同我們對話,這都是中國的偉大勝利。”“在中、美、蘇三大力量的斗爭中,美對中、蘇,蘇對中、美,要加以運用,謀取它們最大的戰略利益。”而我們“對美、蘇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也包括用談判方式進行斗爭。原則上堅定,策略上靈活”。“蘇修要求恢復大使級會談,我也可以選擇有利時機給予答復。這種戰術上的行動,可能收到戰略上的效果。”

他們提出了兩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判斷:第一,針對當時流行的大規模戰爭迫在眉睫的看法,明確提出“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美帝、蘇修單獨或聯合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的可能性都還不大”﹔第二,通過精辟的論証,指出美蘇之間,蘇聯是對我國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這兩個判斷為我國外交戰略的調整提供了基本依據。

熊向暉回憶說,四位老帥疏散離京,中蘇邊界談判開始,雖然蘇方態度頑固,連“爭議地區”也不承認,但正如四位老帥的判斷,蘇中戰爭並未發生,邊界沖突也未繼續,兩國關系有所緩和。

對中美矛盾的認識:四老帥認為美國不敢輕易進攻中國。因為美國侵朝、侵越兩次戰爭的失敗,加深了它的內外困境,使它有了沉痛教訓,申言不再參與朝鮮式或越南式的戰爭。中國不同於朝鮮、越南,美國更不敢貿然動手。其次美國戰略重點在西方。美國長期陷在南越,已使它在西方的地位大為削弱。如與中國作戰,需時更長,結局更慘。美國尤其不願和中國打,使蘇聯漁利。再次美國想把亞洲人推上反華大戰第一線,特別想利用日本打先鋒,但日本自己有侵華失敗的切膚之痛。新中國遠非昔比,日本反動派對中國不敢輕舉妄動。日本羽毛漸豐,佐藤之流叫囂反華,實際是想利用反華發戰爭財,並借此向美蘇討還失地,向南進行擴張,取得亞洲“領袖”地位,和美蘇爭短長。日本不願當反華炮灰,美國就更不會親自上陣。因此美國不敢輕易發動或參與反華大戰。

在中蘇矛盾極其緊張的情況下,尼克鬆則“急起直追”,他採取了一系列主動行動,導致了基辛格秘密訪華。

對美蘇矛盾的認識:他們指出美國、蘇聯都在布局。蘇聯要向西歐伸手,美國要向東歐插足。雙方針鋒相對,都要爭奪對方的東西。真正的、現實的利害矛盾還是在它們之間。它們的斗爭是經常的、尖銳的。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