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四老帥”對國際形勢提出“真知灼見”

文/王俊彥
2013年05月29日08: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老帥對中蘇關系變化的關注

聶榮臻關注蘇聯調子突變,是害怕中美和緩。聶榮臻時年70歲,他認為葛羅米柯反華的調子那麼凶,剛剛半個月,就來個180度大轉變,要求舉行中蘇高級會談,它是害怕中美和緩。

珍寶島事件發生之后,幾位老帥在談到蘇聯挑起中蘇邊境沖突時,聶榮臻說:“蘇聯對我們搞點緊張是可能的,但要在中國大搞,這不可能。搞一個東歐國家動員了四五十萬軍隊,搞中國要多少人哪!珍寶島事件,外電都說是它發動的,它心虛得很。”對中、蘇、美三角關系問題,他說,目前世界上除北大西洋公約、華沙條約組織以外,還有東南亞條約、中央條約等組織,但基本是美、蘇兩家。從越南戰爭的情況看,東南亞條約組織沒有起什麼作用,說明各條約組織內部都在起變化。美、蘇的主要爭奪重點仍然是歐洲,他們的戰略重點仍然在歐洲,無論從投資情況和戰略地位上看,都是這樣。他們目前真正想撈一把的地方是中東,控制中東石油資源,成為美、蘇矛盾斗爭的焦點。對中國,他們都在搞聲東擊西戰略。美國在朝鮮戰爭中碰了釘子,越南戰爭又被拖得精疲力盡。再要想進攻中國,它是要認真考慮的,我看可能性不大。美國在遠東搞了許多橋頭堡,但它主要還是要鞏固西歐。蘇聯搞珍寶島事件,也是聲東擊西,目的是為了鞏固東歐。蘇軍武器裝備好,但士氣不行,過去靠喊斯大林萬歲,就沖,現在它靠什麼來鼓動部隊?目前,美、蘇都叫得很厲害。都擺出把火往中國引的架勢,實際上目標是搞好歐洲。因此,現在馬上爆發針對中國的大戰,條件不成熟,要大打,他們困難都太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方面不要失去警惕性,否則他們發起瘋來不好辦﹔一方面又不要迷失方向,被他們的現象所迷惑,亂了我們的陣腳﹔再一方面就是要爭取同盟軍,哪怕是間接的也好。葛羅米柯反華的調子那麼凶,剛剛半個月,就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要求舉行中蘇高級會談,它是害怕中美緩和。

葉劍英、徐向前點頭同意說:“蘇聯如果在中國大搞,至少要300萬兵力,這談何容易。”

徐向前關注蘇聯后院起火,它不得不向中國伸出橄欖枝。每次開會,68歲的徐向前總是提前三分鐘進入會場。他有嚴格遵守時間的習慣,盡管住在長辛店二七機車車輛廠,路上行車常有堵塞,司機卻能准時到達。工作人員見徐向前常常早到,總說一句“徐總早啊!”徐向前微笑回答:“路遠,得比路近的跑快點嘛!”有時徐向前身體不適,也抱病出席。一是為了完成毛澤東、周恩來的囑托,二是難得有與老戰友相會的機會,誰也不肯輕易放過。

多年患病以后,特別是患頭痛症,同志們以為他不能用腦過度,哪知他講起世界發展的格局,不但井井有條,深入細微,而且有新的見解。徐向前是少語多思,溫文爾雅,很少說玩笑話,甚至連閑話都說得不多。徐向前說尼克鬆訪問羅馬尼亞,在東歐引起連鎖反應,蘇聯怕“后院”出問題,不得不向我們遞出橄欖枝。他精辟分析了當時的國際形勢及蘇美之間的矛盾,提出了若干關系我國戰略方針和發展前途的建議,為黨中央和毛主席打開中美關系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依據。

陳毅認為局勢到了轉折關頭,美蘇都打中國牌。陳毅集元帥、詩人、外交家於一身,言詞犀利,活潑有趣。美國和蘇聯外交家都吃過他的苦頭。

1969年,陳毅68歲,作為研討會組長雖然受到林彪陷害,但還是以飽滿的政治熱情,每周在中南海紫光閣召集大家開一次討論會。陳毅認真准備后高水平發言說,“20年長期交惡”,真是慨乎言之!美國人可以上月球,就是接近不了中國,接近中國比登天還難。這是美帝自己造成的。現在美帝憋不住了,蘇修也憋不住了,它們的矛盾不可開交,都向中國暗送秋波,都向對方打中國牌。局勢到了轉折關頭,后面還會有文章,我們要繼續觀察。必要時向中央提點參考性的建議。

由於蘇聯准備對我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陳毅提出打美國牌的問題:當年斯大林同希特勒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也可以參考。

胡志明去世后1969年9月11日舉行的中蘇首腦會談,陳毅認為中蘇首腦會談震動全世界,一旦舉行中美首腦會談,一定會更加震動全世界。

《對目前局勢的看法》定稿后,陳毅提出他對打開中美關系的設想。陳毅深思熟慮說,關於打開中美關系,我考慮了很久。華沙會談談了十幾年,毫無結果,現在即使恢復,也不會有什麼突破。必須舉行中美外長會議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切實可行的途徑。這一重大建議被美國拒絕。現在情況發生變化,尼克鬆出於對付蘇修的戰略考慮,急於拉中國。我們要從戰略上利用美蘇矛盾,有必要打開中美關系,為此必須採取相應的策略。我有一些“不合常規”的想法:

第一,在華沙會談恢復時,我們主動重新提出舉行中美部長級或更高級的會談,協商解決中美之間的根本性問題和有關問題。我們隻提會談的級別和討論的題目,不以美國接受我們的主張為前提。我估計美會樂於接受。如果我們不提,我估計美國也會向我們提出類似的建議。如果這樣,我們應該接受﹔

第二,隻要舉行高級會談,本身就是一個戰略行動。我們不提先決條件,並不是說我們在台灣問題上改變立場。台灣問題可以在高級會談中逐步謀求解決,還可以商談其他帶戰略性的問題,這不是大使級會談所能做到的﹔

第三,恢復華沙會談不必使用波蘭政府提供的場所,可以在中國大使館裡談,以利保密。陳毅說,他決定將這些“不合常規”的設想向周恩來口頭匯報。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