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四老帥”對國際形勢提出“真知灼見”

文/王俊彥
2013年05月29日08: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四老帥為打開中美關系起到關鍵推動作用

就這樣,1969年3月至10月,由陳毅牽頭主持,四位老帥在中南海武成殿共開了24次會,向黨中央呈遞了三份對國際形勢的分析報告。陳毅說:“這是關系國家安危的大事,回答必須明確,不能含糊其詞。”后來,他在病榻上得知尼克鬆將於次年訪華時,欣然道:也許我看不到兩國正式建交,但我們的建議起了作用,這就好嘛。歷史証明,四老帥務虛會為毛澤東下決心改善冰封已久的中美關系起到了關鍵性推動作用。

當毛澤東與尼克鬆的手握到一起時,尼克鬆曾語重心長地這樣說:“今天,我在這裡握手時不能忘記另一個人,他在幾個月前去世,他就是陳毅……”

熊向暉回憶說,可惜陳毅患了癌症,大概看不到尼克鬆訪華了。我到301醫院看望陳毅,他對中美關系終於打開感到興奮。他說:尼克鬆為了美國的利益,居然比我的設想更“不合常規”,這倒出我意外。陳毅還說:隻有主席才會下這個決心,隻有主席才敢於打美國這張戰略牌。主席下了這著棋,全局都活了。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打開了中美20年隔閡的堅冰。但令人惋惜的是,陳毅因患癌症不幸於1972年1月6日去世,沒能看到這震驚世界的一刻。

四老帥不負毛澤東殷切期望,對於蘇聯猖狂反華甚至叫嚷對中國進行核襲擊問題進行冷靜、獨立、深入研究,不跟潮流,人雲亦雲,拿出了真知灼見,幾位老帥一方面認為蘇聯軍隊不可能大舉入侵﹔另一方面認為美蘇的戰略重點仍在歐洲,爭取控制中東的石油資源將成為它們矛盾斗爭的焦點,中東局勢將對世界形勢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要予以高度重視。因此,老帥們建議中央緩和中美關系,盡快恢復中美會談,打開中美外交的新格局。以后的事態發展,正如四位老帥的判斷,蘇中戰爭並未發生,邊界沖突也未繼續,兩國關系有所緩和,基辛格、尼克鬆先后訪華,中美關系大門終於打開了。

1971年7月9日至11日,尼克鬆派他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來京,周恩來同他會談,葉劍英以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名義協助。7月16日雙方同時發表公告,宣布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邀請尼克鬆總統於1972年5月以前的適當時間訪問中國”,“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會晤,是為了謀求兩國關系正常化,並就雙方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實踐証明,四位老帥1969年對國際形勢的判斷是正確的。□

(本文作者:中國現代關系研究院編審)

(《世紀橋》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