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
原題:專訪陳潭秋次子陳志遠

陳志遠是陳潭秋的次子,一生未曾見過父親,與母親徐全直的接觸僅限兩個月的襁褓時光。1933年初,黨中央決定將陳潭秋夫婦調離上海,赴中共蘇區工作,但當時徐全直待產不便轉移,隻能由陳潭秋先行前往。4月,陳志遠在上海出生。6月,徐全直因叛徒出賣被國民黨當局抓捕入獄。次年2月,遭受8個月牢獄之苦的徐全直被敵人殺害,年僅31歲。徐全直殉難后,襁褓中的陳志遠嗷嗷待哺。陳潭秋的六哥、六嫂將其接養,並一直視為己出,將陳志遠撫養長大。
雖一生未曾身蒙父母恩,但陳志遠每每談起他們,卻總哀思無限,“母親如果不是因為懷了我,就會與父親奔赴蘇區,也不會留在上海被捕……而父親,也未曾來得及照料臨產的妻子、看一眼即將出生的孩子,就匆匆上路……父親曾在給伯伯們的信中寫道:‘我始終是萍蹤浪跡、行止不定的人,終年南北奔馳,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裡……’他背負著這個國家、民族自由的希望。”
2013年初夏的一個午后,記者來到陳志遠一家5口住的南開大學家屬樓,這是一棟上世紀90年代興建的居民樓,沒有電梯,陳家住在三層。在堆滿書刊的書房裡,陳志遠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如今,已入耄耋之年的陳志遠,談起父母,依然淚浸眼眶。“年輕時,我很少提及父親母親,感情上受不了。那時隻要電台裡播革命烈士回憶錄,我就哭。一邊聽,一邊抹淚。后來,年齡越來越大,感情慢慢平靜下來,可以面對父母的英年早逝……”說罷,陳志遠擎起顫巍的左臂,輕拭眼角溝壑皺紋裡布滿的淚水。
【相關新聞】
中共一大代表陳潭秋與徐全直不為人知的婚戀
陳潭秋與其珍貴的《中共第一次大會的回憶》
陳潭秋 犧牲在天山腳下的中共“一大”代表
陳潭秋 傷痕是他的勛章
困苦決不是一人一家的問題——陳潭秋寫給哥哥的信
【更多精彩故事進入黨史頻道】
一顆留在張震上將身上近十年的子彈頭
解密葉群的性格與命運 和林彪一起揣摩毛澤東的心思
揭秘:毛澤東保健飲食——生日菜譜
揭秘:貼身攝影師錢嗣杰鏡頭下的毛澤東
親歷審判張春橋:表情陰森 一言不發
毛澤東揭周恩來"政治弱點":一半"虎氣" 一半"猴氣"
毛澤東菜譜和真實食譜全揭秘
毛澤東與朱德在古田會議前有何分歧
蔣介石宋美齡: 政治婚姻或恩愛夫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