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滇 劉小清
跑馬廳上海飯店成了省委軍委的臨時辦公地點
數天后,張愛萍帶著新的使命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延安,踏上了新的征程。隨同他一起到上海開展工作的是幾名師級干部,分別為原紅一方面軍師參謀長吳克華、原紅二方面軍師政委余立金、原紅二方面軍師政委彭林、原紅四方面軍師政委曾廣泰。
就在張愛萍一行經過西安時,周恩來正在與蔣介石進行國共合作抗日的談判。不久,張愛萍他們即接到了中革軍委關於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命令。根據總部要求,張愛萍他們須統一換上國民黨軍軍裝,稍有區別的是左臂上有個布制的八路軍徽章。同時為了統一戰線工作的方便,張愛萍被授予上校軍銜。后來張愛萍曾寫有《西安換裝》詩一首,表達了對紅軍軍服的難以割舍之情。
張愛萍身著國民黨軍上校軍服繼續南下,這套服裝給了他很大方便。他們一行一路暢通,轉津浦線經徐州抵達終點站南京浦口。在西安時,張愛萍即被告知,剛改編不久的八路軍已經在南京設立了辦事處。關於張愛萍一行去上海工作的具體事宜,必須到八路軍駐南京辦事處商定。
抵達南京后,張愛萍他們徑直前往南京傅厚崗六十六號,找到了八路軍駐寧辦事處。張愛萍見到了周恩來、葉劍英等辦事處領導同志。
雖然整個南京城的氣氛較為緊張,但辦事處的工作仍然有條不紊。因時間緊迫,周恩來扼要地向張愛萍等人介紹了上海與南京方面的形勢,同時要他們迅速到上海去找劉曉同志。周恩來強調說:“你們這次去上海的主要任務是設法組織流亡到上海的工人、學生、難民到郊區開展游擊戰爭。除主席在延安交代的任務外,還要在上層知識界和學生中做統戰工作。”之后,葉劍英還與張愛萍商談了在江浙一帶建立黨領導的抗日武裝等重要問題。
由於戰事發展很快,情況瞬息萬變,周恩來要求張愛萍一行立即動身,同時親切地叮囑他們:“上海吃緊,一定要注意安全。”
告別了周恩來,張愛萍一行就匆匆登上了南京開往上海的火車。因赴上海是從事秘密工作,因此他們不得不全部脫掉軍裝而換上便衣。
此時,上海戰事已起。日軍正向上海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國民黨軍第三戰區守軍進行激烈抵抗。上海市郊激戰正酣,硝煙彌漫。從南京到上海的火車也因此受到影響,開開停停,到了蘇州火車再也無法前行了。張愛萍一行隻好繞道蘇嘉鐵路到嘉興,然后再由嘉興轉浙贛鐵路的列車前往滬西的龍華鎮。
此時的張愛萍心急如焚,恨不能立即到達目的地,盡快開始工作。經過近兩天一夜,他們總算到了龍華鎮,並意外地見到了專門開車前來接他們的李克農。
李克農當即帶著張愛萍一行驅車前往市區。在上海辦事處,他們見到了劉曉、潘漢年。劉曉與張愛萍早在紅軍時期就熟悉,若干年后又相逢,彼此均十分高興。劉曉告訴張愛萍:“毛主席已經把對你的任命電發到我這兒了。現在就以你們幾位為主,組成江浙省委軍委。你任書記,我再給你安排一個熟悉情況的陳家康為軍委秘書。”
“行,到這裡一切聽你安排。”張愛萍回答得很干脆。
“好吧,現在還沒有物色到合適的辦公地點,你們就住跑馬廳上海飯店,那裡也就是省委軍委的臨時辦公地點。你現在就算上任了,一會兒讓陳家康陪你們去上海飯店。”
劉曉交代完后與張愛萍緊緊地握了握手。張愛萍感覺到了一種力量,那力量中包含著期待和信任。
張愛萍就這樣參加了江浙省委的工作。此時省委的構成為:書記劉曉,組織部長王堯山,宣傳部長沙文漢,軍委書記張愛萍。
張愛萍對上海並不陌生,此前他曾兩次到上海搞地下工作,之后又在紅十四軍營教導員任上因戰斗負傷后到上海養傷,並從上海奔赴中央蘇區。這次重返上海,雖然環境依然熟悉,但背景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肩負的責任也不一樣。
后來張愛萍回憶說:“這次回上海工作在我一生中是工作性質和工作形式的大轉折,即由從屬地位轉變為領導地位,由群體工作轉變為獨立或相對獨立工作。在大革命時期的學生運動中,我是跟著搖旗吶喊的。大革命失敗后組織農民運動及后來到上海搞地下工作,基本上是上邊決定什麼自己就干什麼。初當紅軍及到中央蘇區工作乃至長征途中當了師、團領導,仍然是在做具體組織落實或實施上級批示的工作。可是到上海主持省委軍委工作就不同了,盡管大政方針已定,但怎樣去做,做到什麼程度,沒有具體指示,也沒有更多人商量,基本上是靠自己拿主張、出路子、定盤子。因此,這段不長時間的工作對我鍛煉不小。”
雖然困難不少,但張愛萍仍然充滿信心。他以上海為支點,面向江浙,開始了全新的軍事領導生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