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如何看待中蘇論戰與“九評”問題  

肖楓

2013年10月28日14:36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如何看待中蘇論戰與“九評”問題

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的十年間,中蘇之間發生了一場“大論戰”,其中在1963年至1964年論戰高潮期間,我們黨相繼發表了九篇評論“蘇共中央公開信”的文章,史稱“九評”。今天要正確認識和評價已過去半個世紀的這一大事件,最要緊的是先要把思想方法搞對頭。在這方面鄧小平為我們樹立了典范。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以來,鄧小平採用一種朴素地叫作“回頭看”的方法,即以實踐的檢驗為依據,站在今天的時代高度,運用今天發展了的觀點去重新認識和評價當年的事情,這實際上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鄧小平以這種方法,深刻總結了這場論戰的經驗教訓,為我們黨處理相關問題提供了明確的指導思想。

蘇聯1991年“8 19事件”后,蘇共在幾天時間內就徹底崩潰了。國內不少人出於義憤,要求公開刊文批判戈爾巴喬夫,認為“九評”是正確的,強烈要求肯定“九評”。當時黨中央要求中聯部盡快就此拿出意見和看法。筆者時任中聯部研究室副主任,分管國際共運和理論研究工作,直接參與了相關報告的起草工作。中聯部當時就是以鄧小平新時期的這些思想和原則為指導,以《關於如何看待“九評”和國際共運大論戰問題》為主題,直接向中央領導報送了報告。這份報告的基本思想是,認為我們反對“老子黨”是對的,但不能肯定“九評”,決不能再搞意識形態爭論。隨后中央迅速採納了中聯部的意見。當年中聯部提出這些看法和意見的主要根據和考慮是什麼呢?現據相關同志的回憶和個人的理解做些闡明。

反對“老子黨”,“我們是反對得對了”

鄧小平在如何對待這場“大論戰”問題上的基本思想和觀點是非常明確的。這就是:“大論戰”實際上包括了兩個不同性質的問題,一個是黨和國家關系上反對“老子黨”和“指揮棒”的問題﹔一個是意識形態上的爭論問題,即“九評”所爭論的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什麼是修正主義等這類問題。鄧小平認為,在前一問題上我們是對的﹔在后一問題,即意識形態爭論的問題上,“雙方都講了許多空話”,今后不能再搞了。

必須充分肯定反對蘇共大黨、大國沙文主義是正確的、非常必要的,對國際共運獨立自主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蘇共推行“老子黨”“指揮棒”,仍想控制中國,后又將意識形態分歧擴大到國家關系層面,還出言不遜,傷害了中國的民族感情。1989年 5月 16日鄧小平在與戈爾巴喬夫舉行“結束過去,開辟未來”的會談中強調,中蘇關系惡化“真正的實質問題是不平等,中國人感到受屈辱”,但他同時又指出,“這不是指意識形態爭論的那些問題,這方面現在我們也不認為自己當時說的都是對的”。很顯然,鄧小平是將“黨和國家關系”問題,與“意識形態爭論”的問題嚴格區別開來的。

在反對赫魯曉夫大國沙文主義的斗爭中,人們透過當年毛澤東氣吞山河的激烈言詞,看到的是他在外來欺負面前,威武不屈的民族英雄主義氣概,這是值得肯定和自豪的。但這決不意味著要對意識形態爭論本身持肯定態度。

頻道精選:

解密:毛澤東怎樣一步步成為領袖?

黨史周刊:誰是毛澤東眼中"現代中國的聖人"?

組圖:記錄“彭大將軍”剛直一生的15張珍貴照片

組圖:葉劍英一生工作生活珍貴照片

揭秘:誰是從安源煤礦走出的紅色警衛將軍?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斌、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