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毛澤東與中國統一大業

(北京)羅燕明

2013年11月04日14:0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毛澤東是新中國的締造者,也是中國統一大業的開創者,“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方針的奠基者。

毛澤東在謀劃建國大業時提出了以解放台灣為總目標的國家統一戰略,后根據朝鮮戰爭引起的歷史條件的變化,把戰略重點確定為反對美國佔領台灣,阻礙中國統一和分裂中國的外交斗爭。他在建國初期前瞻性地制定了“一個中國”的建交原則和入聯政策。經過中國幾十年的外交努力,一個中國的原則漸被各國接受,成為公認的國際法准則。

在風起雲涌的20 世紀60 年代,他跳出美蘇冷戰的格局,把目光投向了廣大的中間地帶國家,依靠第三世界兄弟的支持,突破美國布下的重重障礙,帶領新中國昂首步入聯合國,接管了台灣長期把持的一切中國權利。他在中國四面受敵的不利國際環境下,再次作出震驚世界的外交大調整,以小球撥動大球,化敵為友,開啟了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大門,為美國對台撤軍、斷交、廢約創造了條件。

新中國的統一自1949 年以來實際走了兩步。第一步是解決美國侵佔台灣的問題,第二步才是實現兩岸統一。毛澤東在他執政期間接近完成第一步。他把機會留給了鄧小平,使鄧小平能夠在完成第一步的基礎上邁出第二步,實施“一國兩制”、和平統一。

一、謀劃國統戰略,反對美國侵台

新中國的統一問題,還在毛澤東籌謀建國大業時就提出來了。毛澤東最初確定的戰略重點和最終目標是解放台灣。

1949 年2 月,他在西柏坡向斯大林特使米高揚系統介紹了中共中央關於爭取全國勝利和建立新中國的基本設想。關於全國解放后的完全統一問題,他著重談了香港、澳門、西藏、台灣四個地方。他指出,在目前情況下急於解決港澳問題沒有多大意義,相反利用兩地的原來地位,特別是香港,對我們發展海外關系、進出口貿易更為有利些。比較麻煩的是台灣和西藏。西藏問題也並不難解決,只是不能太快,不能過於魯莽。

台灣問題比西藏問題更復雜,解決它更需要時間。他分析了三方面原因:國民黨殘余力量全部撤到台灣﹔同我們隔海相望,不相往來﹔台灣實際上在美國的保護下。這時解放軍還沒有過江,毛澤東就作出驚人的預言:大陸上的事情比較好辦,把軍隊開去就行了,海島上的事情就比較復雜,需要採取另一種較靈活的方式去解決,或者採用和平過渡的方式,這就要花較多的時間了。

究竟多少時間,毛澤東沒說。無論如何,這次談話確定了中國統一的最終目標是解放台灣和兩岸統一。這一任務在今天已成為兩岸幾代人的共同事業了。

解放台灣是解放戰爭的一部分或繼續,主要任務是消滅國民黨軍隊。外交方面的任務是揭露美國侵佔台灣,分裂中國,干預中國內政的企圖,向聯合國提出中國代表權問題,不給美國出兵干涉提供口實。毛澤東指出,必須把美國直接出兵的可能性“計算在我們的作戰計劃之內”。新中國成立前三個月,黨中央和毛澤東即著手渡海作戰的准備,把攻台時間初步定在第二年夏天。

12 月,毛澤東訪蘇請求軍援,要求派志願飛行員或秘密部隊協助攻台。他簽發了《中共中央告前線將士和全國同胞書》,指出1950 年的光榮戰斗任務是解放台灣,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1950 年上半年,攻台准備逐漸加快。5 月,三野奉命成立以粟裕為首的前線指揮部,決定動用3個兵團50 萬兵力對台作戰。上述部署,攻台第一,外交第二。隻要解放軍一舉拿下台灣,外交問題迎刃而解。遺憾的是,就在攻台蓄勢待發之際,朝鮮戰爭爆發了。美國政府找到了干涉中國的借口。

6 月27 日,杜魯門總統宣布出兵朝鮮,下令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這一舉動使新中國“打台灣的時間往后推延”,把抗美援朝提到了首位。美國侵佔台灣根本改變了中國的統一戰略。解放台灣從“消滅國民黨軍”變成“從美國侵略者手中解放台灣”。朝鮮停戰后,中國政府重申了解放台灣的決心,不再具有直接軍事行動的意義,而是表明一種外交立場。

1954 年7 月,毛澤東在政治局會議上指出,現在美國同我們關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台灣問題,這個問題是個長時間的問題。我們要破壞美國跟台灣訂條約的可能,還要想一些辦法,並且要作宣傳。我們要組織一些宣傳,要大罵美國搞台灣,蔣介石繼續賣國。另外,在外交方面要有一種適當的表示,比如在僑民問題上的接觸,目的就是迫使美國跟台灣不要訂條約。會后,他致電正在國外訪問的周恩來,就解放台灣問題指出:“如果我們現在還不提出這個任務,還不進行工作,那我們將犯一個嚴重的政治錯誤。”

9 月25 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解放台灣宣傳方針的指示》,指出解放台灣是“我國的既定方針”,“斗爭是長期的,因為我們沒有強大的海、空軍,就要有時間去把它建設起來”﹔“斗爭是復雜的,因為這個斗爭有國際和國內兩個方面”。對內,解放台灣是我國的內政,要採取軍事斗爭的方法﹔對外,“在美國尚未參加戰爭的時候,要採取外交斗爭的方法”。“除了軍事斗爭和外交斗爭以外,還必須在宣傳工作、政治工作、經濟工作等方面同時加緊努力……擴大國際和平統一戰線,孤立美國侵略集團,最后達到解放台灣。”

毛澤東領導的這一戰略轉變可以概括為四點:1、在對象上,由集中對蔣變成集中對美﹔2、在方式上,由軍事打擊變成外交斗爭﹔3、在時間上,由短期變成長期﹔4、在步驟上,由一步到位變成兩步走,先解決中美台灣問題,后解決兩岸統一問題。

反對美國侵佔台灣和分裂中國是一場外交斗爭。而毛澤東也通過內政方面的努力來造成外交目標的實現條件。一是加快經濟建設和海空軍建設,超英趕美,從根本上改變中美力量對比。由於美國侵佔台灣,解放軍渡海作戰的對象由蔣軍變成美軍。美軍戰斗力依賴軍事裝備,這是優點也是弱點。毛澤東看到了這一點。

戰勝美軍未必在戰場,亦可通過發展經濟和軍力不戰而屈人之兵。朝鮮停戰后,他即把目光轉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提出了“邊打邊建”,加強海空軍建設,“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等方針。1957 年他在莫斯科會議上提出了超英趕美的設想,即爭取10-15 年和平時間,蘇聯超過美國,中國超過英國,使戰爭打不起來。由於人所共知的原因,超英趕美沒能如期實現,但是以國力發展來反對美國介入台海和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的戰略在今天仍然有效。

二是倡導國共談判和第三次國共合作,向台指出美援不可靠,回歸才是出路。1956 年1 月毛澤東在第六次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要搞第三次國共合作。1958 年炮擊金門期間,毛澤東會見了新加坡《南洋商報》撰稿人曹聚仁,請他轉告台灣:隻要蔣氏父子能抵制美國,我們可以同他合作。我們贊成蔣介石保住金、馬的方針。隻要不同美國搞在一起,台、澎、金、馬都可由蔣管。我們的方針是孤立美國。他隻有走路一條,不走隻有被動。這個談話后來被周恩來概括為“一綱四目”。

三是創造了炮擊金門的兩岸接觸模式。美國協防台灣的目的是“以金、馬換取澎、台”,劃海而治,使台灣與大陸脫離接觸,永久分離。這個陰謀受到了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反對。1958 年,毛澤東親自指揮了8.23 炮擊金門戰役,“意在擊美”,“直接對蔣,間接對美”。后來他決定把金、馬等沿海島嶼留給蔣,實行打而不登、斷而不死的方針,雙日不打單日打,武打變文打,把炮擊金門變成了長期的制度性安排。

當然,隻要美國賴在台灣不走,無論採取和平方式還是使用採取武力,都不能根本解決兩岸統一。對於這一點,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是清楚的。毛澤東倡導國共和談和炮擊金門,意在破壞美國策劃“兩個中國”的陰謀,使這一陰謀長期脫離兩岸關系實際,無法得逞。而國際社會,原來對炮擊金門反應很大,說什麼的都有,后來也習慣了,打不打都是中國人的事,與他人無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