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從日本侵華幫凶到和平使者的李香蘭

孟昭庚

2014年02月24日08:4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李香蘭,本名山口淑子。山口淑子1920年2月生於遼寧省撫順市,其父山口文雅在滿鐵會社所屬的撫順煤礦供職。山口淑子的祖籍是日本佐賀縣杵島郡北方村,因祖父山口博酷愛漢學,仰慕中國文化,便於1906年舉家遷到中國東北。1933年,山口淑子被父親的中國結義兄弟李際春收為義女,遂取中文名字李香蘭。

李香蘭的干爹李際春曾任直魯聯軍第九軍軍長,兵敗后蟄居於天津日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他積極協助日本大特務土肥原賢二陰謀制造“華北自治”,並幫助日本關東軍將末代皇帝溥儀劫持到長春。后來李際春被任命為偽滿洲國奉天(今沈陽)銀行總裁,日本投降后被國民政府以漢奸罪處決。

成為李際春的干女兒后,李際春的第二夫人每天教李香蘭學北京話,帶她吃涮羊肉、看電影。李香蘭美麗大方,跟音樂有著天然的緣分。有一次在撫順開往沈陽的火車上,她結識了一個同齡的俄羅斯猶太裔少女柳芭,兩人結為閨密。經柳芭的引薦,李香蘭得以結識白俄著名的歌劇演員波多列索夫夫人,並拜她為師,接受正式的西洋聲樂教育,並在美聲唱法方面表現出獨特的天賦。

偽滿政權成立后,奉天放送局設置了“滿洲新歌曲”欄目,以美化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形象化地宣傳“大東亞共榮圈”意識形態。他們向社會招募專職的中國女歌手,當時隻有13歲的李香蘭成功入選,成為偽滿女歌手,開始了她的歌壇生涯。但要當偽滿女歌手,對李香蘭來說得有一個條件,那就是絕不能說出自己是日本人。為了進一步接受中華文化的熏陶,李香蘭亦認天津市市長潘毓桂為義父,曾以潘淑華之名在北平翊教女子中學就學幾年。由於她能說得一口非常標准的京片子,又對自己的身世守口如瓶,以至於她的老師、同學都不知道她的日本血統,一直把她當作地道的北京人。1937年畢業后,李香蘭又回到東北,繼續充當日本侵華的宣傳工具,為日軍鼓勁、助威演出,成功地演唱了《滿洲姑娘》、《夜來香》、《何日君再來》等歌曲。李香蘭仗著她美麗的歌聲而突然走紅,這些歌曲在當時皆成為投向中國人精神、靈魂的糖衣炸彈。

《滿洲姑娘》流行於1938年,歌曲表現的是迎春花即將綻放的三月時節,一位情竇初開的花季少女待嫁鄰村王家的喜悅。李香蘭用她那甜美而煽情的歌聲唱道:“我是16歲的滿洲姑娘,春天三月雪化時,等到迎春花開放,我就出嫁到鄰村。”接著,一聲深情的“王哥,你可要等著我呀”,唱得人心裡一軟,無法不感動。《滿洲姑娘》很風靡,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作為當年關東軍日本騎兵在黑龍江服役時就很熟悉這首歌,直到他老年還能哼上幾句。歌曲中的“滿洲姑娘”在日偽的包裝下過著歡欣雀躍的幸福生活,還帶著少女懷春的憧憬和期冀,然而現實中的生活在日軍鐵蹄蹂躪下的東北姑娘卻過著啼飢號寒的屈辱生活,她們豈能有像歌詞中的那麼美好幸福呢?

《夜來香》創作於1944年,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錦光參考中國民間小調專為李香蘭譜寫的,但其中旋律和節奏完全採用了歐美風格,譜成了輕快的慢倫巴,一時間傳遍了燈紅酒綠的淪陷區大小城市。可惜這卻是一首禁歌,雖然很好聽,當時很多人也隻能私下唱它。李香蘭在自傳中說:“盡管這首歌曲很受歡迎,但流行的時間不長,后來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軟綿綿的情歌都會使風化紊亂。”

如今《夜來香》在中國大陸和海外其他地區皆已解禁,其中體現出的開放與包容,使得人們輕鬆愉悅。

頻道精選:

揭秘:鄧小平的臨終時刻與身后之事

20張珍貴照片記錄改革家鄧小平:“我一生問心無愧”

【特別策劃】家人眼中的鄧小平:不浪漫 不插手 不落淚

古道熱腸:盤點革命道路上愛成人之美的“月老”

“革命年代的愛情”: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情書擷英

習仲勛家風:教育子女“雪中送炭惟吾願”

【特別策劃】百戰老將 滄海一粟:紀念粟裕逝世30周年

點擊進入專題>>鄧小平檔案系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