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隨中央紅軍長征的五位文化名人

宗帥

2014年04月25日09: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文苑》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在萬裡長征路上,邁著堅定步伐執著向前的既有黨和軍隊的領導人,也有普通的戰士﹔既有偉大的女性,也有年邁的老者﹔更有當時已負有盛名的文化名人,正是他們以親歷者的眼光和筆觸彰顯了長征的文化價值,強化了長征作為政治轉折和軍事改變的歷史意義,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樹立了光輝的人格典范。

“詩人、戰士、共產主義者”——馮雪峰

馮雪峰(1903—1976),浙江義烏人,1921年加入文學團體晨光社。1922年與應修人、潘漠華等友人組成湖畔詩社。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與發起成立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1931年,任“左聯”黨團書記、中共上海文化工作委員會書記,是左翼文化運動的重要領導人之一,與魯迅、茅盾等人並肩戰斗。馮雪峰曾在其編輯的《萌芽月刊》上發表柔石的《為奴隸的母親》和殷夫的《小母親》,后來,為披露左聯五作家被捕遇害的消息,署名“藍布”在《文藝新聞》第三期上發表了《在地獄或人世的作家?》。為紀念“左聯五烈士”,又以左聯的名義編輯出版了《前哨》“紀念戰死者專號”,報道了五作家被殺害的消息,並以主要篇幅揭露了國民黨“文化圍剿”政策的殘酷性和反動性,他在《前哨》上發表短評《我們同志的死和走狗們的卑劣》。1932年,馮雪峰擔任中共上海中央局宣傳部干事和中國著作家抗日會執行委員。1933年,任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部長,后調往中央蘇區工作,任中央黨校教務主任。1934年參加黨的六屆五中全會,當選為中華蘇維埃政府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執行委員,任中央蘇區黨校副校長。中央紅軍長征,他任紅九團地方工作組副組長,1935年任干部團上干隊(上級干部隊)政治教員,上干隊為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前,紅軍大學和地方干部學校(原為中央黨校)的一部分合編而成。馮雪峰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在長征途中,他靠著自己的雙腳,拖著瘦弱的身體,邊行軍邊進行教育宣傳工作,堅持走完了漫漫長征路,勝利到達了陝北。

1936年4月,中共中央派他作為中共中央特派員去上海,負責整理、恢復、重建上海黨組織和做國民黨上層及地方實力派的統戰工作。這期間,馮雪峰找到魯迅后,有過多次長談,溝通了中國共產黨與魯迅的關系,使魯迅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的了解。馮雪峰將從魯迅處得來的方志敏烈士的信抄送給黨中央,將烈士《可愛的中國》和《清貧》兩篇文章的手稿托人妥善保管。抗日戰爭期間,馮雪峰被國民黨逮捕關押在上饒集中營等地,經受了兩年的牢獄之災,但他堅貞不屈,堅持獄中斗爭,后經組織營救出獄,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以個人身份做統戰工作。解放后,馮雪峰曾先后擔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員、上海市文藝工作者協會主席、上海市文聯副主席、魯迅編刊社社長、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等職務。在“反右”和“文革”期間,境遇坎坷,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馮雪峰一生著述頗豐,所涉題材多樣,有雜文、小說、詩歌、寓言、電影劇本、文學評論、譯著等多種,主要有詩集《湖畔》(與潘漠華、應修人、汪靜之合著)、《真實之歌》、《雪峰的詩》﹔雜文集《鄉風與市風》、《有進無退》、《跨的日子》﹔寓言集《今寓言》、《雪峰寓言三百篇(上卷)》、《雪峰寓言》﹔論文集《魯迅論及其他》、《過來的時代》、《論民主革命的文藝運動》以及《回憶魯迅》、《魯迅的文學道路》等魯迅研究著作。馮雪峰是優秀的文藝理論家、作家、詩人和魯迅研究專家,為中國革命文藝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頻道精選:

1971年毛澤東因何反感林彪鼓吹的“個人崇拜”和“天才論”

1934年任弼時帶領紅六軍團如何突出重圍?

“獨臂將軍”賀炳炎、余秋裡曾如何帶出“天下第一軍”

劉少奇曾抽調新四軍主力剿匪:"向土匪討還血債就是合法"

李維漢: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條協議簽訂的首席代表

羅青長:曾任中央調查部部長 周總理臨終前召見(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